首页> 中文学位 >李氏人工肝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及预后评价
【6h】

李氏人工肝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及预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入组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

3.2 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分组间差异

3.3 RUCAM评分

3.4 人工肝治疗药物牲肝损害生化指标变化及生存率分析

3.5 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组间生存率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药物性肝损害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Failure,DILI)是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李氏人工肝系统(Li's Artificial Liver System,Li-ALS)治疗急性肝衰竭,可以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本文试图通过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了解经李氏人工肝治疗的药物性肝损害病人的疾病特征及人工肝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1至2015.6于我院接受人工肝治疗,诊断为药物性肝损的患者104例,搜集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生存时间等一般资料及患者入院时、人工肝治疗前后的一系列实验室资料,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是否达到肝衰竭标准分为NALF(非急性肝衰竭)组75人,ALF(急性肝衰竭)组29人,运用Roussel Udaf因果关系(RUCAM)评估法对药物性肝损害诊断可靠性进行评估,并比人工肝治疗前后NALF组及ALF组间谷草转氨酶(ALT)、谷草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酐(Cr)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统计患者1月、3月、6月生存率,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药物性肝损害预后的差异。
  结果:
  接受人工肝治疗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构成中,中药的比例最高(69.20%),其次为抗生素(12.5%)。男女性别比为1∶1.31。40~60岁患者56例(53.85%)。NALF组中何首乌、补骨脂所占比例高于ALF组(P<0.001),而ALF组中抗结核药物占比高于NALF组(P<0.001)。RUCAM评分≥6分的患者90例,占86.54%。经李氏人工肝治疗后,NALF组及ALF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均显著下降(P<0.001),ALF组的凝血功能显著改善(P<0.001)。NALF组的1月、3月、6月生存率分别为98.53%、98.48%、95.45%,ALF组的1月、3月、6月生存率分别为56.52%、52.17%、52.1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
  结论:
  我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中药所致肝损害比例最大,抗结核药物更易引起肝衰竭,药物性肝损害疾病严重程度未达到急性肝衰竭的患者,其短期生存率显著高于急性肝衰竭患者。李氏人工肝系统治疗药物性肝掼害疗效显著,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均能得到明显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