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研究
【6h】

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内容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西方地域建筑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1.4.2 我国地域建筑思潮的演变

1.4.3 我国乡村建设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 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现象解读

2.1 建筑师群体特征:70-80年代建筑师为主,高校教师居多

2.2 项目地域分布:以西南地区、华东地区为主

2.3 项目功能类型:配套公建、灾后重建项目为主,旅游类建筑新兴

2.4 工作方式:参与方式与参与角色多元化

2.5 项目性质:公益项目占一定比重

2.6 本章小结

3 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思潮转交与反思

3.1 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中呈现的思潮转变

3.1.1 对地域建筑价值的重新审视

3.1.2 在地建造工作方式的显现

3.1.3 建筑技术与建构方向由“地域”转向“适宜”

3.1.4 建筑学教学理念转变:面向宴实的场地与生活

3.2 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反思

3.2.1 建筑师价值观念与民众实际需求间的差异

3.2.2 乡村环境建设机制的不完善带来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策略

4.1 以建筑本体为导向的多元设计策略

4.1.1 气候:以气候与生态条件溯源地域特征

4.1.2 形式:对传统地域建筑的转译

4.1.3 文化内涵:强调文化隐喻,弱化地域符号象征

4.1.4 空间:以地域空问特征为漾本演绎空间形式

4.1.5 基址:布局圈应微观场地与场所

4.1.6 材料与构造:由本土性到技术适宜性追求

4.1.7 设计重视感知、体验

4.2 以社区共建、参与营造为导向的在地建造

4.3 以产业经营为导向的空间介入

4.4 本章小结

5 浙江安吉鄣吴镇系列小建筑在地实践

5.1 项目背景

5.1.1 关于鄣吴镇

5.1.2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鄣吴镇系列小建筑实践的缘起

5.2 项目介绍

5.2.1 项目基本信息及区位表

5.2.2 设计及建设过程

5.3 经验总结及反思

5.3.1 陪伴式的建筑设计历程

5.3.2 在地、容错的工作模式

5.3.3 回归日常的设计观念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全球化已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强势语境,建筑的地域特点逐渐有衰落和趋同的表现。乡村由于发展相对缓慢,受到的全球文化侵袭较弱,使得部分地域文化仍得以保留。
  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建设量的逐渐饱和、国家政策对于乡村发展的支持,众多国内青年建筑师将关注重点和实践场所由城市转向乡村地区,仍保有地域特征的乡村建设背景下涌现了一系列反应时代背景、地域特征及社会价值的实践作品,并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新的实践特征及操作方法;同时,学界关于地域建筑、在地建造、地方、本土等概念的讨论也成为关注热点。
  论文通过对当代建筑师在乡村的这类建筑实践案例的筛选、分类、对比和研究,从现象解读和经验总结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总结,对其技术理性和社会价值进行分析阐述。解读了其中建筑师群体、项目地域分布、功能类型、工作方式、项目性质等现象,提出了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价值取向在基于地域建筑理论的背景下由注重风格特征、建构方式向“在地建造”操作方式的思潮转变,并对此类实践提出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乡建背景下地域建筑实践共性观念和关注建筑本体、社区共建、产业经营等多元的策略方法,并以其指导、解读浙江安吉鄣吴镇系列小建筑的在地建筑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