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土地规划权实现机制研究
【6h】

我国土地规划权实现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不同层级政府的土地规划权配置问题

2.2 土地规划的补偿问题

2.2.1 补偿原因探讨

2.2.2 补偿方法探讨

2.3 土地规划权的实现形式问题

2.4 研究现状评述

3 土地规划权的性质及实现形式

3.1 土地规划权性质

3.1.1 土地规划权的概念

3.1.2 土地规划权的内容

3.1.3 土地规划权的特性

3.2 土地规划权的实现形式

3.3 本章小结

4 土地规划权的实施机制

4.1 科层化实施机制

4.1.1 科层制原理

4.1.2 纵向授权模式

4.1.3 科层化实施体系

4.2 配额化实施机制

4.2.1 公权力配额

4.2.2 公权力量化模式

4.2.3 配额化实施体系

4.3 私法化实施机制

4.3.1 公权力的私法化实施机制

4.3.2 土地规划权私法化实施的本质

4.3.3 土地规划权私法化实施的实践探索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规划权的实施时序

5.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长期管控

5.2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短期管控

5.2.1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设定

5.2.2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目的

5.2.3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现状

5.3 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冲突

5.3.1 控制目标的冲突

5.3.2 指标取得依据的冲突

5.3.3 规划效力的冲突

5.4 关于年度计划的争议

5.5 本章小结

6 空间规划权的协调和融合

6.1 多规融合的背景

6.1.1 “多规合一”理论

6.1.2 “多规合一”的实践探索

6.2 土地规划权与其他空间规划权的融合

6.2.1 权力融合目的

6.2.2 权力融合难点

6.2.3 权力融合模式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合理用地的必要性愈益突显。为了预防用地矛盾的发生,国家通过运用土地规划权来调整用地布局,以实现对土地的用途管制。但面临层出不穷的土地利用问题,如何规范土地规划权的使用,有序开展土地规划工作俨然成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我国的土地规划权实现机制进行探讨。
  在对土地规划权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之后,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土地规划权的性质及其实现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土地规划权作为国家为了预防用地矛盾而实行的一项公权力,具有不可抗的强制性和对土地物权的形塑性,同时具备一定补偿性,当前对土地规划权的落实主要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来实现;我国土地规划权的实施机制主要包含科层化、配额化和私法化三种机制:通过科层化实施机制来实现政府土地规划权力的纵向授权,并依靠配额化实施机制来实现权力配额与管控,随后通过运用私法化实施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来帮助规划权的有效实施。在实施时序方面,当前我国土地规划权的实施时序主要是运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定时-定量-定位”模式来进行长期管控,而后配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项目申报-计划批地”模式进行短期管控,但在此实施时序中存在规划指标与计划指标相冲突等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冲突等问题。在多规融合的背景之下,空间规划权的融合虽然仍存在行政体制、融合技术等方面的融合难点,但可以通过逐步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来有计划地实现规划权力相融。依此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一是设立上下级政府信息沟通渠道,合理集权适当放权;二是发挥总体规划的战略性作用,建立滚动式短期土地利用计划;三是发展地方国土信息化管理,实现指标动态化监管;四是健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用地奖惩制度;五是发挥公众对政府公权力的制衡作用,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