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欲望的哲学审视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迪
【6h】

欲望的哲学审视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迪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绪论

1 欲望及其构成要素

1.1 欲望的内涵

1.1.1 欲望问题探究的思想史考察

1.1.2 欲望的内涵

1.2 欲望的构成要素

1.2.1 欲望的马斯洛学说

1.2.2 欲望的构成要素

2 欲望的张扬与节制

2.1 欲望的张扬

2.1.1 自我欲望和社会存在的冲突

2.1.2 如何实现欲望的中西哲学思路

2.2 欲望的节制

2.2.1 节制欲望的理性依据

2.2.2 欲望节制的具体路径

2.3 禁欲和纵欲的理性批判

2.3.1 纵欲主义批判

2.3.2 禁欲主义批判

3 欲望理论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启迪

3.1 人格塑造中的“社会人”欲望及其实现

3.1.1 人性:自然?还是社会?

3.1.2 人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3.1.3 人格塑造中的“社会人”欲望的实现

3.2 人格塑造中“自私人”欲望的积极扬弃

3.2.1 “人性自私”命题辨析

3.2.2 人应当超越自私之欲

3.3 人格塑造中合理利己主义欲望的不合理性

3.3.1 合理利己主义的不可能性

3.3.2 合理利己主义欲望的非道德性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将在梳理中西传统文化对欲望探究之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本立场,对欲望这一自我人生的原动力进行哲学审视。自我欲望中最基本的部分是食色方面的基本生理需求。这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命欲求,也是实现人的自我生命活动的起点。自我欲望同时也包括追求功、名、利、禄。这一欲求是在满足了生理欲求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也正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质之一。但是,自我欲望最重要也最体现人性光辉的是德性方面,即道德审美的发展需求。这方面的欲求是最高层次的自我生命需求,也是实现自我最高境界的追求,更是身为人的最本质的要求。这个追求在道德层面上充分承认“他者”的合理性,推崇人我合一的人生哲学境界;同样,这个追求还在审美层面上回归内心,说服自己以一种自觉、自愿、自由的愉悦心态与他者、与社会环境,甚至与自然界达到和谐的境界。在自我欲望的实现过程中,对待生命之欲既不能过度禁欲,也不能张扬纵欲,而是要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之道。本文既从学理上剖析禁欲主义的不合理性,更对当下中国多少有些令人不安的纵欲主义进行理论上的清算,从而希望当今中国人在财富之欲、饮食男女之欲等方面可以回归理性主义的节制状态。
  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来看,理论的探究是为了有效地指导实践。因此本文将在对欲望的哲学审视中,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出若干来自人生哲学层面的智慧启迪。比如,人格塑造中必须充分关注“社会人”的欲望生成及其实践,以有效地避免对“他者”的疏远和冷漠心态的出现。同样重要的是,在人格塑造中必须充分关注“自私人”的欲望扬弃。这显然是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