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科学认知研究
【6h】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科学认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概述

1.3 选题依据和框架分析

1.4 论文重点、难点、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2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科学概念的认知

2.1 关于科学内涵的认识

2.2 关于科学方法的分析

3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科学功能观:改造国民文化

3.1 “破旧”:以科学知识反对传统文化糟粕

3.1.1 以科学批判孔学

3.1.2 以科学辟灵学

3.2 “立新”:以科学理念培育“新青年”

3.3 “观世”:以科学态度看待欧战

4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科学功能向政治领域延伸的认知

4.1 科学功能延伸到政治领域及其表现

4.1.1 胡适改良主义思想简述

4.1.2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批驳

4.2 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

4.2.1 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内涵

4.2.2 阐述中国革命策略及支持国民革命

5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科学功能认知演变的原因探析

5.1 世界形势及其趋势的影响

5.2 西方列强和苏俄不同对华政策的影响

5.3 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影响

6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科学认知的评价与当代启示

6.1 避免全盘西化,树立文化自信

6.2 避免唯科学伪科学,树立求实的科学观

6.3 避免理论脱离实际,树立实践的科学观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9 附录

展开▼

摘要

《新青年》期刊对近代科学思想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作用重大。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的《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以重建国民文化价值的时代课题为初衷,将科学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之一,超越了“五四”前中国人对科学的种种认识。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科学观由内涵扩展至科学功能,其对科学功能的认知受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前期对科学功能的认知重在改造落后的国民文化,既“破旧”,又“立新”,且“观世”;后期对科学功能的认知侧重点从文化领域延伸至政治领域,旨在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
  通过解读《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科学观及分析其对科学功能认知的思想演变和影响因素,对中国现今的文化建设的启示是树立文化自信,以求实和实践的态度对待科学,以充分发挥科学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