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轨道站域地下空间开发与控制规划研究
【6h】

城市轨道站域地下空间开发与控制规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对象及基本现状

1.3.1 研究对象

1.3.2 现状问题

1.4 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 城市轨道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与控制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

2.1 理论研究

2.1.1 城市触媒理论(Urban catalyst)

2.1.2 公共交通导向(TOD)理论

2.1.3 点-轴开发模式

2.1.4 精明增长

2.2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2.2.1 国外地下空间案例

2.2.2 国内地下空间案例

3 轨道站域地下空间开发原则与策略

3.1 开发与控制规划目标

3.2 开发与控制规划的基本原则

3.3 地下空间开发策略

3.3.1 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的关系

3.3.2 土地利用与地下空间开发的关系

3.3.3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4 轨道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规划内容

4.1 控制指标体系

4.2 控制要素和指标构成

4.2.1 控制要素

4.2.2 指标构成

4.3 控制表达

4.4 不同城市地段分类引导

4.5 本章小结

5 杭州市下沙新城核心区轨道站域规划研究

5.1 项目背景

5.2 项目概况

5.2.1 区位

5.2.2 现状开发情况

5.3 轨道站域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5.3.1 土地混合利用

5.3.2 综合交通衔接

5.4 轨道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规划基本内容

5.4.1 开发强度控制指标

5.4.2 地下建筑控制指标

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大规模的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地下空间的开发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使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针对如何高效的开发和有效的控制轨道交通站域地下空间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基于对所研究领域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分析,首先明确对地下空间、轨道站域等相关概念的限定,分析其在当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梳理与轨道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控制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轨道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启示。
  再次从开发与控制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开发研究从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与土地利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来提出了站域综合开发的规划方法;控制研究基于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从控制原则、体系建立和要素组成来指导地下空间的控制,并根据轨道站点在不同城市地段进行分类引导。
  最后,作者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以杭州市下沙新城核心区轨道站域规划为例,运用本次研究所提出的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示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积极应对轨道交通作用下城市站点区域的发展规划,进而为完善城市轨道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规划提供一些借鉴,希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对今后相关领域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吕颖;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城市规划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建军;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3;
  •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地下空间; 规划设计; 轨道交通站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