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A.理查兹米拉米希三部曲的存在主义研究
【6h】

D.A.理查兹米拉米希三部曲的存在主义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戴维·亚当斯·理查兹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他“有力而硬冷”(《亚特兰大诸省书评》,1988)的风格让评论家们印象颇为深刻。多数评论家从区域主义的角度来评析其作品。这类研究通常把理查兹定位于专注加拿大边缘地区边缘人物的区域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但在一次访谈中,理查兹却声称自己是虚无主义者,并公开拒绝区域现实主义作家的定位。 理查兹自称“虚无”自有其理由。虚无倾向把意义投注于个体所已完成的事实,同时相对忽略了事情完成本身的过程。存在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存在主义者的基本和最终关照是存在着的个体人。人整个一生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存在,只有在人死的时候,他才能获得此“本质”。这个本质是属于个人的,是独特的。存在主义者首要关注的是“由一系列决定和选择”(Oaklander 1992: 3)组成的人的生活,关注的是自由个体所背负的超越生活、成就自我的无法逃脱的使命。 理查兹作品中的主人公应合了存在主义式的个体自我发展道路。在《车站街下的黑夜》中,乔面对沾染已久的酗酒习惯,决定改变自己,在痛彻的蜕变后幡然发现了生命的真谛、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夜雪如此宁静》中的伊万,大度地接受生活赐予的种种,实践着自己的理念,在自己生命与动物性命取舍的关键时刻,他的选择让自己年轻短暂的生命熠熠生辉。更明显的例子是《谁猎杀了伤者》中的杰瑞,从故事的开端,他就笼罩在一股悲剧氛围下,而且杰瑞的有意识选择及其生命丧失的结局促成了其行为价值的超越和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在不同的身份和际遇背后,作品中主人公的共同之处就是在面对各种抉择的时候,从未退缩,并且随着三部曲的递进顺序各主人公在各自人生之路上表现出了不断发展的勇敢的存在主义式的精神,步步升华。这同时揭示了作者对于虚无世间个体面对生存大义时该如何选择的态度的演进。最后,论文指明了人物经过选择和牺牲后达到的价值超越和 “自我性”实现的美好境地。这也正是存在主义者所提倡的自我选择应成就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