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LSPR受激辐射放大的金属—介质纳米激光器及其特性研究
【6h】

基于LSPR受激辐射放大的金属—介质纳米激光器及其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课题背景

1.2 SPASER原理

1.3目前SPASER的研究进展

1.4研究方法

1.5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三层纳米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放大特性

2.1引言

2.2模型和理论

2.3结果和讨论

2.4本章小结

3非中心对阵层状纳米壳SPASER天线的多波长散射特性

3.1引言

3.2模型和理论

3.3模拟结果和讨论

3.4本章小结

4领结型SPASER纳米天线的表面拉曼增强单分子探测

4.1引言

4.2模型和理论

4.3结果和讨论

4.4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对已完成工作的总结

5.2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金属—介质纳米系统中,适量的将增益材料掺杂入介质中,可以有效的对金属LSPR的能量损耗进行补偿并进一步形成LSPR的放大输出,即表面等离子体受激辐射放大(Surface Plasmon(SP)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SPASER),并使金属—介质纳米系统的光学吸收和散射特性得到极大程度上的改变。
  由于金属—介质纳米系统SPASER在光学特性上具备强烈的能量增强与散射特性,将其应用于纳米激光器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结构的SPASER系统也已经得到了理论上的提出与实验上的证实,但是对于SPASER系统的改进与性能提高仍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几种不同的金属—介质SPASER纳米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理论模拟与分析,同时也探讨了将SPASER纳米天线用于表面拉曼增强散射(SERS)的有效单分子探测中。因此,本文共分为五章对其进行了详细讨论。
  第一章,介绍了金属—介质纳米系统 SPASER的提出以及 SPASER原理的基本物理机理,并详细描述了最近关于它们的研究进展、理论和实验上所提出的相关结构及其 LSPR受激辐射放大后的光学辐射特征等,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方法。并且给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提出了二氧化硅—金—二氧化硅三层纳米壳SPASER结构并详细分析了其光学特性。我们发现,当在二氧化硅中掺杂入适量的增益材料以建立起稳定运作的SPASER时,其光学吸收和散射特性发生了相对于非SPASER来说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其散射截面得到了5—6个数量级的增强。同时,进一步改变其结构参数,其光学特性也可以继续进行调整,散射的增强特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从表面等离子体杂化理论,淬灭效应和SPASER机制出发,分别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释。
  第三章,改进了第二章所提出的三层纳米壳SPASER结构,使其二氧化硅内核具有一定的偏心度,从而实现了多波长的LSPR受激辐射放大输出,也即实现了多波长纳米激光器。此外,我们也研究了入射激发光的偏振对其输出特性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仅改变入射光偏振而不对其结构参数进行调整时,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其输出波长以及输出强度。
  第四章,提出了领结型SPASER纳米天线结构,并证实了其LSPR受激辐射放大所产生的高局域电场增强可以有效的应用于SERS单分子探测中。我们发现,领结型纳米天线所具有将“热点”区域和“尖端效应”相结合的优势,将SPASER机制引入该系统后,不仅可以进一步放大原有的LSPR增强效应,更可以在整个表面均形成较强电场强度的覆盖现象,因此,将领结型SPASER纳米天线应用于SERS单分子探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五章,对前文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潜在应用做出了展望。
  总之,本文提出的金属-介质SPASER系统及对它们的理论分析为金属-介质系统的纳米激光器和纳米光学天线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研究和探索其中的LSPR受激辐射放大特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