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波港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腹地生成研究——基于国际贸易成本视角
【6h】

宁波港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腹地生成研究——基于国际贸易成本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创新点

2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3海铁联运方式下国际贸易成本分析

3.1集装箱海铁联运成本计算机制建立

3.2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计算

3.3算例分析

4海铁联运腹地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4.1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分析

4.2腹地生成的现有模型和方法

4.3海铁联运腹地生成的影响因素

5国际贸易成本下海铁联运腹地生成研究

5.1模型的基本思路

5.2基于神经网络的腹地细分模型

6宁波港海铁联运腹地生成研究

6.1宁波港海铁联运与腹地发展概述

6.2指标测算

6.3 腹地生成模型

7结论与展望

7.1宁波港运用集装箱海铁联拓展外贸业务的思考和建议

7.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效低成本的国际物流、充足稳定的外贸货源是国际贸易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世界工厂,生产环节上的成本压缩空间日益减小,而流通环节上贸易成本的降低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动力。海铁联运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多式联运方式,具有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随着港口腹地外贸的发展,这种高效低成本的运输方式将成为港口腹地发展外贸经济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宁波港迫切需要利用已有优势,运用海铁联运方式达到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的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如何从国际贸易成本最优条件下确定港口腹地,增强宁波港对外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现阶段港口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围绕贸易成本最优条件下的港口海铁联运腹地确定这一主题,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构建 SOFM模型对宁波港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腹地进行等级细分,结果得到宁波港海铁联运的三类腹地。首先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界定了贸易成本构成、腹地的概念。然后详细分析了海铁联运方式下贸易成本的效益。并通过实例表明:相比公海联运,腹地通过海铁联运方式开展对外贸易在贸易成本方面具有正效益。为使分析更加科学合理,文章结合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因果关系图和已有的腹地划分方法,通过因子分析法总结出影响海铁联运腹地的其他相关因素。再构建 SOFM网络模型,以宁波港的浙江省腹地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成本效益因素和因子分析所得因素为模型输入变量,对浙江省11市进行科学全面的腹地细分。结论为海铁联运方式下宁波港开展对外贸易效益不同的三类腹地:A类腹地—宁波、舟山;B类腹地--嘉兴、湖州、金华、衢州、丽水、台州;C类腹地--杭州、温州、绍兴。直观上可转化为一张不同颜色标注的腹地细分图。最后,为实现腹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浙江省11个市的经济发展、外贸发展、出口产品结构等情况,对海铁联运浙江省的三类腹地的拓展提出相关建议,并阐明文章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