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晋语宣化口音普通话探索
【6h】

晋语宣化口音普通话探索

代理获取

摘要

宣化口音普通话,即带有宣化方言口音的普通话,是宣化人进行日常交际时所说的话,是方言向普通话的过渡变体,是一种不纯的普通话,有学者称其为“蓝青官话”、“方言腔普通话”等。
  我们认为,宣化口音普通话是比较典型的地方普通话,它是宣化话和普通话相互接触之后的产物,实际上,宣化口音普通话是宣化话和普通话的中介语,学界称之为“汉语中介语”。中介语理论代表人物之一William Nemser认为,中介语是一个无限接近目的语的“近似系统”。此外,语言有强势和弱势之分,语言内部也有强势语言成分和弱势语言成分之分。强势语言成分不易被其他语言影响,弱势语言成分容易被其他语言影响而发生变化。
  论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宣化地区的概况、研究对象,相关理论、研究方法,论文的材料。第二章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比较了宣化话和普通话的特点,大体归纳出宣化话的主要特征;通过录音等田野调查法收集所需的语料,分析不同层次上的发音人甲、乙、丙、丁、戊、己的语音、词汇、语法,探讨宣化口音普通话的特征。第三章运用困难度、相似度、参差度和常见度等几个指标探究宣化人习得普通话的困难程度,进一步探讨宣化话和普通话的关系。第四章建构起宣化口音普通话强弱成分对比系统,并试着分析其中强势成分的成因以及宣化口音普通话的形成原因。我们认为,宣化口音普通话是语言系统、个体系统、社会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章通过对宣化口音普通话调查问卷的分析,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分析宣化人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得出结论:宣化本地话在宣化人当中仍然有深厚的心理基础和现实基础,宣化人普遍认为宣化本地话更亲切,但是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的民族共同语,正在逐渐改变这种状态,成为宣化人的主要交流语言;此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变量影响着宣化人的语言选择。
  研究宣化口音普通话,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理论上,一方面有助于发掘宣化方言深层次的特点;另一方面有助于探讨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的规律,认识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的作用方式和结果,为双语现象、多语现象和语言接触中的其他课题的研究提供可思考的方向;另外,通过对宣化口音普通话成因的探讨,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宣化口音普通话的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实践上,对宣化口音普通话的研究,可以帮助宣化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使宣化人明白从哪些方面纠正自己所说的普通话,为普通话在宣化地区的推广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