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民初新小说中女豪杰形象研究(1902-1911)
【6h】

清末民初新小说中女豪杰形象研究(1902-1911)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1研究的背景和对象

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清末民初文学女豪杰形象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依据

1.1 女豪杰形象兴起的内部原因

1.2 女豪杰形象兴起的外部原因

2女豪杰浮出历史地表

2.1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豪杰形象特质

2.2 女豪杰形象的“国民之母”的身份

2.3 女豪杰形象的身体重塑

3政治话语与性别书写中的“女豪杰”

3.1自由结婚与抑“情”救国

3.2“英雄国女”与以“色”救国

3.3舍“情”事“色”与赴汤蹈火为国献身

4女豪杰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

4.1程式化的外貌描写

4.2“去性别化”叙事策略

4.3 清末民初启蒙者的“拟女”书写

5 女豪杰形象中女性意识的反思与影响

5.1 “女子救国”背后的色欲想像

5.2 英雌话语中的“贬男”想象

5.3 从女豪杰到现代女革命家

6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古代中国是一个以男性为统治中心的社会,传统女性不是被规训为“温贤淑德”的形象,就是女性需要承认“红颜误国”才能从父权的枷锁中释放出来,因此女性在古老的中国一直处于“空洞能指”的言说地位。然而,当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陷入危难之间,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们以一种反男权的姿态把“女豪杰”的形象奋力推向了极致。由此,用他们的笔塑造出许许多多的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女豪杰”形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旨在对清末民初新小说中“女豪杰”形象进行研究和探索,考察清末民初新小说中的女豪杰形象在现代化语境中是如何被想象、塑造和叙述的。
  第一章论述了清末民初新小说中女豪杰形象形成的国内历史原因以及国外的新思想的引进和国外女豪杰的影响。梁启超将国家主义的理念容纳为“新民”概念,“新民”对民众有着启蒙的意义,其次是它对新民众形象的想象。此外,新小说激发的女性想象。从外部角度考虑,西方的女权思想涌向中国,天赋人权,男女平等思想开始在中国流传,此外,西方“女英雄”的女豪杰对中国的女豪杰树立了榜样,是清末民初新小说中女豪杰形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论述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豪杰形象特质,由从侠女到女豪杰的介绍,到女豪杰的外形、气质和秋瑾的个体案例和女豪杰的“国民之母”的身份去考察。文本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大多穿男装示人,通过着装来遮蔽女性自身的弱势。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女豪杰呈现出的粗俗和刚烈的性格气质,与传统女性的阴柔气质完全不同。典型人物秋瑾则是女豪杰的代表,具体从现实中的原型和文本中秋瑾两个角度去考察她。“国民之母”则是从女性的社会地位的转变去考察女豪杰的形象。
  第三章论述政治话语与性别话语的“女豪杰”的形象,通过了文本的解析,细细解读了女豪杰小说中的“性政治”符号。论述了在民族和国家视域下被塑造出的“女豪杰”的形象混杂着政治与国家的主旋律。女豪杰形象中的“情”“色”内涵被推上历史的舞台,同时又被深深制约在“爱国”的轨道上。
  第四章论述了女豪杰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其中包括程式化的外貌描写、去性别化”叙事策略和清末民初启蒙者的“拟女”书写。通过这些叙事策略,将女豪杰形象塑造得更饱满。
  第五章论述的是女豪杰形象中女性意识的反思与影响。清末民初小说中塑造许许多多色欲救国的女子形象,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男性对以自身的角度来窥探女性。
  清末民初的小说家把男性力量赋予新女性身上,让她们和男性一样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际。这一转变给出了一条让女性由传统女性走向新女性的道路,这是具有超越时代的远瞻性。另外清末民初小说家还从政治角度、社会地位、伦理道德、文化组成等方面构造他们对那个时代新女性形象的想象,这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新突破,而且也是对女性的一次解放和救赎。让被男性社会长期奴役的女性开始觉醒,并逐渐向新女性过渡,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引领道路,有着其自身跨时代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