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洋务运动时期海外游记的文学变革实验
【6h】

洋务运动时期海外游记的文学变革实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海外游记的文学概观

1.1 海外游记研究综述

1.2 海外游记叙录

1.3 海外游记简析

第二章 题材拓展

2.1 题材拓展表现

2.2 题材拓展特点

2.3 题材拓展意义

第三章 观念嫁接

3.1 观念嫁接形式

3.2 观念嫁接的成因

3.3 观念嫁接得失

第四章 语言尝试

4.1 语言匮乏表征

4.2 语言新变先声

4.3 语言尝试实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外交官为创作主体,以海外见闻为主要记录对象,是洋务运动时期海外游记的两大特征。大量新奇事物进入本时期海外游历者的视野,大大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题材。题材拓展有三个特点。首先,作者的见闻大都流于表面,是对西方世界的直观印象;其次,随着题材的拓展,作者的观察视角也扩大延伸了;再次,接触新奇陌生的事物总是伴随着奇特的心理感受。题材拓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西方世界。在题材拓展中,作者们的文字明显带有传统文学的印记,但是游记的内容更加充实,手法也更加写实,这又被后来的作家继承下来。观念嫁接是本时期海外游记中的特殊现象。海外游历者初次接触陌生的西方名物,将之与熟悉的中国名物进行比较,然后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西学的源头,并利用西方事理验证中国事物,基于以上认识,海外游历者还对西方事物作中国式的转述,乃至使用中国的价值标准评判西方事物。近代中国人以传统观念嫁接西方意识形态,看似荒诞无稽,其实是权宜的无奈之举,也与他们的爱国心和自尊心相关。观念嫁接有得亦有失。一方面,它可以缓和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冲击,是国人接受西方文明的变通之法,通过观念嫁接,一些正确合理的近代观念得以被国人接纳;而另一方面,经过嫁接的西方观念难免被扭曲、误解,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本时期海外游记的另一项实验,是大胆进行语言尝试。其原因是纷繁的西方事物都需要记录,而汉语语汇不能尽行称述种种新情况,出现了语言匮乏的尴尬现象。语言匮乏的表征主要有四个方面:混乱的翻译词汇、无法命名的事物、现成汉语词汇的借用、大量雷同的描写。面对此种情况,作者们不得不尝试着对汉语稍加改变。他们大量使用音译,自行给新事物命名,零星使用白话文。这些尝试扩充了汉语词汇,在实践中丰富了翻译理论,有助于形成关于文言关系的初步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