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调查与研究—以杭州市四所普通高校为例
【6h】

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调查与研究—以杭州市四所普通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目次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1.3.1 音乐审美趣味和音乐偏好

1.3.2 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

1.3.3 高雅音乐

1.4 研究设计

2 杭州市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2.1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发展概况

2.2 杭州市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2.2.1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高校音乐教育看法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2.2.2 对杭州市四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

2.3 发现与小结

3 杭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调查

3.1 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不同群体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情况的比较研究

3.2.1 不同性别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比较研究

3.2.2 不同专业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比较研究

3.2.3 学习成绩对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昀影响研究

3.2.4 不同性格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比较研究

3.2.5 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比较研究

3.2.6 器乐学习经验对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影响研究

3.3 发现与小结

4 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现状的思考

4.1 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现状

4.1.1 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娱乐化世俗化倾向

4.1.2 习惯流行和渴望高雅的矛盾

4.1.3 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4.1.4 不同群体之间音乐审美趣味存在差异

4.1.5 走在时代前沿的音乐审美趣味

4.2 有效引导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设想

4.2.1 加强高校领导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视

4.2.2 完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建设

4.2.3 构建有效引导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教学体系

4.3 发现与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年轻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音乐不仅有着自身的需求,而且有着大致相近的审美趣味;但是,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多处于自发状态,缺少适当的关注和引领。在当今这样一个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时代,流行歌曲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渗透进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以流行歌曲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缺乏音乐审美趣味引导的大学生群体,往往良莠不辨,难免受其弊端的影响。
   笔者发现,过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这一现象的调查与描述,或是进行文化社会学、审美学和心理学方面的阐释,从教育学角度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思考与建议较少,而引导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研究则更为少见。笔者认为:音乐审美趣味是可以培养和引导的。如何通过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高雅的音乐审美趣味,以促进他们的身心成长,是本文关注的主要方面。
   本文首先提出了五个前提性的假设:(1)普通高校大学生在音乐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大部分大学生偏好流行音乐。(2)学习器乐的经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音乐偏好。(3)性别、专业、性格、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因素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存在相关关系。(4)普通高校大学生虽然偏好流行音乐,但更渴望了解和接触其他音乐类型。(5)普通高校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其实是喜欢它带来的情绪体验,并不是非流行音乐莫属。
   其次,结合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方法描述了杭州市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对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运用详尽的数据比较、图例呈现和理论文字分析,论证了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普遍特点以及性别、专业、性格、家庭背景、器乐学习经验等因素对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影响。
   最后,运用音乐教育哲学与音乐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为科学地引导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心智和人格成长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思考与设想:利用熟悉效应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注重音乐作品的内涵教学;增加音乐实践课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吸纳优秀的现当代音乐作品;以专题课形式开设音乐欣赏课;运用国内外优秀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