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医改背景下杭州市村卫生室运行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6h】

新医改背景下杭州市村卫生室运行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课题设计路线

2 文献回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村卫生室

2.1.2 赤脚医生与乡村医生

2.1.3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假设

3 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抽样方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文献复习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调查内容与工具

3.4 调查质量控制

4 结果与分析

4.1 杭州市社会经济与农村基层卫生总体情况

4.1.1 杭州市社会经济状况

4.1.2 杭州市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基本情况

4.2 调查村卫生室的基本情况

4.2.1 村卫生室房屋情况

4.2.2 村卫生室业务开展情况

4.2.3 调查村卫生室人员的基本情况

4.3 村卫生室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情况

4.3.1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4.3.2 一体化管理给村卫生室带来的变化

4.3.3 被调查乡村医生对于一体化管理的评价

4.4 乡村医生对村卫生室运行状况评价的影响因素

4.5 被调查村民(村卫生室服务对象)对村卫生室的评价

4.5.1 被调查村民的基本情况

4.5.2 被调查村民对村卫生室的评价

4.6 萧山、余杭两地室转站历程

4.6.1 萧山、余杭两地的社会经济状况

4.6.2 萧山区村卫生室转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历程

4.6.3 余杭区村卫生室转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历程

5 国内其他省市有关村卫生室管理的做法及启示

5.1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面

5.1.1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与新农合同步推进

5.1.2 对偏远地区开展远程医疗实现乡村医疗互助

5.1.3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5.2 人员培养方面

5.2.1 实施大学生村医计划

5.2.2 现有村医培育和新进村医造就相结合

5.3 人员保障方面

6 国外有关基层卫生管理的做法及启示

6.1 澳大利亚

6.2 马来西亚

6.3 泰国

7 讨论

7.1 一体化管理使村卫生室运行更加有序

7.2 人员保障问题还有待解决

7.3 乡村医生对村卫生室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7.4 村民对村卫生室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8 建议

8.1 贯彻新医改精神,回归村卫生室的公益性质

8.2 进一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8.3 提高村卫生室人员的待遇,激发其积极性

8.4 出台针对性政策,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

8.5 根据乡村医生的需求开展培训

8.6 根据需求和条件增设一些中医类服务

8.7 在条件成熟时实现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转型

参考文献

附录1:杭州市村卫生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杭州市村卫生室人员访谈记录

综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一、研究目的
   了解新医改背景下杭州市村卫生室人、财、物运行现状;评价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给村卫生室带来的改善及存在的问题;从村卫生室的管理者(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疗服务对象(就诊村民)两个方面对村卫生室进行评价;找出乡村医生对村卫生室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讨国内外其他地区农村基层卫生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杭州市村卫生室自身特点提出使其更好运行发展的对策及措施;探讨萧山、余杭两地村卫生室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做法及实施步骤。
   二、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杭州市村卫生室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杭州市五个农村县市(富阳、建德、桐庐、临安、淳安)部分村卫生室人员、村民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对部分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访谈。共计有效调查村卫生室106家,村民500名,乡镇卫生院院长38名。运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调查的106家村卫生室中,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较高(96.23%),一体化管理模式使村卫生室药品质量得以保障、公共卫生信息上报更及时畅通、规范了村医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村医的医疗风险;绝大多数村卫生室实现了“三室分开”(95.28%的门诊室、药房、治疗室实现了规范化建设);乡村医生平均年龄为53.50±9.502岁,年龄结构偏老化;文化程度以高中或中专为主;行医方式以西医为主,占总行医方式的74.5%;乡村医生月薪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85名乡村医生仅持有乡村医生证书,21名乡村医生取得了执业医师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未有任何医疗保障的5人,未参加任何养老保险的有23人;影响乡村医生对于村卫生室运行状况评价的主要因素为乡村医生的收入状况、乡村医生对于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满意度及乡村医生所拥有的执业证书。
   四、研究结论
   贯彻新医改精神,回归村卫生室的公益性质;进一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高村卫生室人员的待遇,激发其积极性;出台针对性政策,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对乡村医生开展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些中医类服务;在条件成熟时实现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转型。
   五、创新之处
   1、首次全面地对当前杭州市村卫生室的运行情况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在新医改背景下杭州市村卫生室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总结其他省市在村卫生室发展和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及萧山、余杭两地村卫生室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做法,为村卫生室更好的运行和将来的发展去向提供现实依据。
   六、不足之处
   1、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样本的选取不能完全保证其代表性,样本量还有待扩大。
   2、调查问卷主要是根据杭州市村卫生室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因而普适性不是很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