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篆刻艺术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以浙江杭州、绍兴两地中小学为例
【6h】

篆刻艺术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以浙江杭州、绍兴两地中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0 绪论

0.1 研究缘起及意义

0.2 国内研究状况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1 篆刻教学与素质教育

1.1 篆刻的概念与审美

1.2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1.3 中小学生学习篆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 篆刻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现状(以浙江杭州、绍兴两地中小学调查为依据)

2.1 中小学生学习篆刻的基本现状

2.2 中小学篆刻教学的基本现状

3 篆刻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发和利用存在的几个问题

3.1 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3.2 篆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2.1 重视刻 忽略篆

3.2.2 篆刻工具及材料的替代

3.2.3 忽略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3.2.4 缺少对篆刻自身人文内潘的解读

3.3 教学开展的硬性条件不完善

4 篆刻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4.1 教育部门及社会力量的支持

4.2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4.3 教学开展的具体措施

4.3.1 教学目的的明确定位和安排

4.3.2 教学对象的分段和要求

4.3.3 教学过程及方法的设计

4.3.4 教学结果的分析与整理

4.4 充分利用本地教学环境特点及优势

5 结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问卷调查

展开▼

摘要

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篆刻艺术的学习涉及到书法、设计、文字等多方面领域,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篆刻课程是有必要的综合、系统的工程。然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学习由于缺乏直接的现实作用而逐渐被忽略,有些有意识开发篆刻艺术的学校在教学上又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着眼于篆刻艺术教学在中小学校的开发和利用,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现场观察、面谈等方式深入杭州、绍兴两地几所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兴趣、认知程度和教学的目的性、科学性、形式等方面展开调查,发现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目的性不明确、教学过程的不合理等问题,然后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呈现为中小学篆刻艺术教学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议,以期对学校在以后的课程开展中有所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