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
【6h】

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浪潮

1.1.2 传统教学方式变革

1.1.3 互联网+兴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混合式学习的概念与理论支撑

2.1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界定

2.2 混合武学习的理论支撑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最优化理论

2.2.4 交互影响距离理论

3.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前期分析

3.1 教学对象分析

3.1.1 高中教师与混合式学习

3.1.2 高中生与混合式学习

3.2 教学内容分析

3.2.1 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3.2.2 教学内容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3.3 教学模式分析

3.3.1 传统教学模式

3.3.2 多媒体辅助教学

3.3.3 网络学习模式

4.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

4.1 微课理念与设计

4.1.1 微课理念简述

4.1.2 微课设计原则与目标

4.1.3 微课制作

4.2 课堂学习与方法

4.2.1 “翻转课堂”思维

4.2.2 课堂教学设计

4.3 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模板设计

4.3.1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4.3.2 混合式学习的模板设计

5.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案例分析

5.1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混合式学习设计

5.2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混合式学习设计

5.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混合式学习设计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理念深入人心,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兴起于国外的MOOC依靠免费的资源共享、强大的数据支撑迅速崛起,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它也一度被称为是学习的终极模式。然而,在热潮冷却之后人们开始理性地权衡传统课堂学习模式和在线学习模式的利弊,寻找一种更适合国内、更易于接受、更便于管理的模式,即混合式学习。
  本文通过论述混合式学习的背景分析、混合式学习的概念界定、支撑混合式学习的相关理论等,充分剖析混合式学习的实质,并相继进行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实际调查高中学生和教师的现状、对未来学习模式的预期等问题之后,针对高中进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本次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微课学习和课堂学习,通过精心设计将两大模块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了具有高中特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设计模板。在模板的指导下,进行湘教版地理必修Ⅰ、Ⅱ、Ⅲ教材的案例分析,以对该模式进行实际的操作与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