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控制的制度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6h】

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控制的制度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制度分析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行政成本释义

第一节 论文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第三节 政府行政成本的度量指标

第三章 贵州省地方政府行政成本的现状

第一节 行政成本增长情况分析

第二节 行政成本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分析

第三节 行政成本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析

第四节 行政成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析

第五节 行政成本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偏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对贵州省行政成本偏高的理性分析

第二节 基于正式制度视角的分析

第三节 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的分析

第五章 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控制的路径探讨

第一节 国外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经验

第二节 基于正式制度视角的路径探讨

第三节 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的路径探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行政成本这一课题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呈现出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的态势,地方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己经凸现出来,给我国地方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制约社会财富的增长,也对政府形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使用“行政成本”概念并提出“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因此,有效控制政府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基本诉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论文以研究探索政府行政成本的良性治理路径为目的,以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制度分析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在继承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拓展政府行政成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将制度做为内生变量,以制度为切入点,通过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相关制度,探讨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控制的根本途径。
  在结构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行政成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然后结合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交易成本等理论思想,界定了行政成本以及制度等基本概念,并阐明行政成本的度量指标。之后,论文选取贵州省的相关数据,从纵向年际和横向省际两个角度对贵州省行政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贵州省的政府行政成本偏高的结论。运用贵州省1995年——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二者负相关的结论,证实了对偏高的行政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在剔除掉贵州省本身特殊性之后,对全国各地区行政成本问题进行普遍性分析,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思路,论文从正式制度的视角剖析了五个对行政成本影响较大的制度,包括财政预算制度、公务员制度、公务用车制度、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分析了行政文化对政府行政成本的影响。
  在剖析了深层次的制度因素之后,论文积极借鉴国外政府行政成本控制的成功经验,对前文涉及到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期望达到从制度根源上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目的,主要路径有:从正式制度视角看,要增强现行财政预算制度的约束刚性、进一步健全公务员制度、大力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以及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看,要重塑行政文化,强化成本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