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研究
【6h】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基本理论和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发展历程

第一节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总体情况

第二节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机制

第三章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与南亚进出口现状分析

第二节中国与南亚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第三节中国与南亚贸易关系分析

第四章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潜力分析

第一节中国与南亚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第二节中国与南亚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第五章深化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契机

第二节拓宽贸易合作范围,优化商品贸易结构

第三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贸易互补

第四节充分利用现有合作平台,创建多层级合作机制

第五节创新合作模式,畅通信息传递通道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和南亚各国之间自古以来就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2005年中国纳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为其观察员,使得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目前,在南亚区域内,除了中国与南亚各国签署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之外,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正在有效地建设和推动中,这将促进中国与南亚之间的区域合作。此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南亚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将为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开展更高水平的贸易合作提供契机。因此,研究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梳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梳理中国与南亚主要国家之间贸易合作的发展变化和与南亚主要国家的贸易合作机制说明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发展历程。其次,利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方法(SITC)将贸易商品划分为十大类别,分析中国与南亚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分析中国与南亚贸易关系时,引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出口相似度三大指数,以此分析中国与南亚贸易合作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对具体商品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的情况进行分析。第三,为了更好的分析影响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开展贸易的影响因素,选取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构建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借助引力模型对中国和南亚之间的贸易潜力进行测算。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对于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和南亚各国之间贸易增长速度较快,但是贸易规模仍然较小,中国与南亚贸易总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和南亚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高。但是中国和南亚拥有30亿人口,市场规模较大,又在地理位置上邻近,贸易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第二,中国与南亚商品贸易结构不同,中国对于南亚出口的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中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自南亚进口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也成为中国与南亚之间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第三,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出口相似度三大指数分析表明,中国与南亚之间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但是以互补性为主。
  第四,通过构建中国与南亚之间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表明,得出中国和南亚八国之间还有较大的贸易潜力可以发掘,特别是引力模型所显示的结果与之前对中国与南亚之间商品贸易结构分析和贸易指数分析的结果一样,均说明中国与南亚之间贸易的互补性要远远高于竞争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