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药物干预逆转犬房颤心房电重构及神经重构
【6h】

药物干预逆转犬房颤心房电重构及神经重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前 言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综述: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快速心房起搏48h后心房的电重构的变化
  目的:探讨犬快速HRA 起搏48h后,心房肌电重构和L 型钙电流的动态变化。方法:1)健康成年新疆杂种犬26 只,随机分为起搏48h 组(n=8),转复24h 组(n=10),假手术组(n=8)。以600 次/分行ATP,同时分析在0h、48h、52h、56h、60h、64h、68h、72h的右心房ERP(AERP300和AERP200)、CV、WL、房颤诱发率。2)上述各组犬处死后,用酶解法消化分离犬心房肌细胞,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心房肌细胞L 型钙电流。结果:1)快速右心房起搏48 h后转复24h 组右心房ERp较起搏前及假手术组缩短,停止起搏8h 右心房ERp转复到起搏前水平及假手术组。快速起搏48 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转复24h 组FA 降低。停止起搏16hFA与术前及假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转复24h 组,在快速起搏48h后右心房CV,WL与术前及假手术组比较均减少;停止起搏24h后 CV,WL与术前及假手术组比较仍减少。48 h 起搏停止刺激后,各实验对象房颤立即终止。起搏前,应用程序刺激及burst 刺激各组均未能诱发出房颤。起搏48h后,假手术组应用程序刺激未诱发出房颤,转复24h 组在程序刺激下均诱发出房颤。Burst 刺激下转复24h 组房颤诱发次数率为50%,持续时间为(415±375)s。64 h后(停止起搏16h),转复24h 组应用程序刺激未诱发出房颤。2)持续起搏48h后,起搏48h 组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幅值和电流密度明显减小。峰值电流密度起搏48h 组为-3.7±0.50 PA/PF,与假手术组-5.74±0.20 PA/PF 相比,L-型钙电流密度降低。转复24h后,转复24h 组峰值电流密度为-5.47±0.14 PA/PF,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转复24h 组,在快速起搏48h后右心房ERP、CV、WL与术前及假手术组比较均减少; 停止起搏24 h后,转复24h 组的ERP恢复到起搏前及假手术组水平,但CV,WL 仍减少。2、房颤持续48h后,可见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幅值和电流密度明显减小,钙离子通道发生重构。转复24h后钙离子通道重构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
   第二部分伊布利特对犬心房快速起搏后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犬阵发性房颤心房、肺静脉组织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疆杂种犬18 只,随机分为快速起搏组(n=6 Pacing 组),伊布利特转复组(n=6 Drug 组),假手术组(n=6 Sham 组)。Pacing 组与Drug 组通过右侧股静脉置入起搏电极,600 次/分频率起搏LAA 制备房颤模型。房颤48h后终止起搏。Drug 组在停止起搏后给予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0.001mg/kg/min 静脉推注,累计剂量达0.04 mg/kg 停止给药。观察给药前后左上肺静脉(LSPV)、左下肺静脉(LIPV)、右上肺静脉(RSPV)、右下肺静脉(RIPV)的有效不应期(ERP)及其频率适应性;心房易损窗(WOV);肺静脉激动传导速度(CV)。将犬处死后,取肺静脉组织,利用微电极阵列技术记录不同部位肺静脉组织放电频率(FD)、场电位时程(fAPD)等电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快速起搏48h后,与Sham 组相比,Pacing 组及Drug组肺静脉FD 增加(P<0.05)。在给药后Drug 组肺静脉FD与术前及Sham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左上肺静脉放电频率在起搏48h后最快(1248±157 次/分)。2、快速起搏48h后,与Sham 组相比,Pacing 组及Drug 组肺静脉fAPD 缩短(P<0.05)。在给药后Drug 组肺静脉fAPD与术前及Sham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的四个肺静脉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3、快速起搏48h后,Pacing 组及Drug 组肺静脉ERP(BCL=300)与术前及Sham 组比较均减少(P<0.05);而给药后Drug 组肺静脉ERP与给药前相比延长(P<0.05),与Drug 组术前及Sham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实验开始时,各组WOV 均为0ms,快速起搏48h后,,Pacing 组及Drug 组为3±4.22ms,Drug 组为2.5±2.74ms。在给药后Drug 组WOV 恢复为0。5、600 次/分快速起搏左心耳48h 能使肺静脉组织ERp频率适应性下降,CV 减慢。给予伊布利特干预后肺静脉组织ERp频率适应性恢复,CV 加快。结论: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能减少犬起搏48h后肺静脉组织的放电频率,逆转肺静脉组织的电重构作用,及传导阻滞的电药理学作用。第三部分阿托伐他汀预干预对犬快速起搏肺静脉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目的:研究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后,对LAA 快速起搏48h后犬肺静脉处迷走神经分布及再生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疆杂种犬18 只,随机分为3 组:G1 组(n=6)、G2 组(n=6)、G3 组(n=6)。G1 组与G2 组在LAA 处置入起搏电极,快速起搏48h(600 次/分)制备犬阵发性房颤模型,其中G2 组在实验前7天,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3 mg · kg-1/d 干预;G3 组采用同样方法置入起搏电极但不起搏,观察48h 作为对照组。快速起搏48h 期间,在0h、6h、12h、18h、24h、30h、36h、42h、48h 行肺静脉前庭不应期(ERP)、心房易损窗(WOV),心率变异性(HRV)的监测。将各组犬处死后,分别取左上肺静脉(LSPV)、左下肺静脉(LIPV)、右上肺静脉(RSPV)、右下肺静脉(RIPV)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生长相关蛋白(GAP43)、胆碱乙酰化酶(ChAT)、络氨酸羟化酶(TH)在蛋白及RNA 水平上的表达。结果:1、各组犬肺静脉组织GAP43、TH、ChAT的蛋白、mRNA 表达:与G2 组相比,快速起搏48 h后,G1 组LSPV、LIPV、RSPV、RIPV 组织中GAP43、、TH ChAT的蛋白、mRNA 表达均上调;在G1 组左侧肺静脉表达高于右侧,但差异无意义。G2 组LSPV、LIPV、RSPV、RIPV 组织中GAP43、TH、 ChAT的表达与G3 组相比无差异。2、快速起搏48 h后,G1 组的SDNN为(532.24±232ms),与G2 组、G3 组(8.58±5.38ms、7.88±6.58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G1 组的rMSSD(215.41±113.41ms),与G2 组、G3 组(8.27±6.63ms、7.34±3.23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G1 组的PNN50(64.73±42.73ms),与G2组、G3 组(0.42±0.48ms、1.52±0.26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G1 组的ERP在起搏的最初8h 明显缩短,更长时间的起搏ERp变化并不明显。WOV 在整个48h起搏中,逐渐增宽。G2 组,快速起搏不能使ERp缩短,ERp测量中也不能诱发出房颤。G3 组,ERp和WOV 在整个实验中无明显变化。G1 组的ERp频率适应性在最初4h 内明显增加,然后趋于稳定,G2 组、G3 组的ERp频率适应性始终处于基线水平。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可以预防犬肺静脉处的迷走神经再生及分布,及缓解犬高右房快速48h 导致的肺静脉电重构。

著录项

  • 作者

    张彦;

  •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侯月梅;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75;R972.2;
  • 关键词

    房颤; 犬; 阿托伐他汀; 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