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鲁木齐市3-5岁维、汉儿童龋病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6h】

乌鲁木齐市3-5岁维、汉儿童龋病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表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婴幼儿龋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3-5岁维、汉儿童的龋病患病状况,了解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两民族儿童乳牙患龋率和口腔卫生行为方面的差异,为乌鲁木齐市两民族儿童乳牙龋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样乌鲁木齐市各区9所双语幼儿园的474名3-5岁汉、维族儿童进行口腔调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对两民族的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2.由儿童父母填写问卷表,并对总体270名乌鲁木齐市儿童、113名维吾尔族儿童、156名汉族儿童的龋病和ECC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3.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的患病率和均数的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两民族儿童龋病及婴幼儿龋(ECC)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乌鲁木齐市474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8.86%,龋均为3.6:①患龋率在年龄段及民族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儿童患龋率高于汉族儿童;4岁年龄段高于3岁年龄段。在性别分布上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龋均在年龄、民族、性别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从龋齿的充填情况,充填率仅为5.43% :①在年龄段、民族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儿童充填率高于维族儿童,4岁年龄段高于3岁年龄段。②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婴幼儿龋(ECC)的调查结果显示:ECC患龋率及ECC龋均在民族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段及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样本中所有患龋儿童患龋牙位由高到低顺序为:下颌第二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中切牙﹥上颌乳磨牙和上颌侧切牙﹥下颌前牙。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混杂因素后分析结果得出,族别、是否用含氟牙膏、主要看护人员、出生后初4个月的主要喂奶方式、吃饼干/蛋糕频率、喝牛奶频率、睡前是否吃甜食、刷牙频率、母亲的文化程度是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龋病及ECC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1.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乳牙患龋早,充填率低,患龋率和龋均高,婴幼儿龋患病率高。建议早期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和加强双种语言文字的口腔防治的宣教活动。2.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乳牙患龋牙位呈左右对称的特点。其好发牙位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第二乳磨牙。3.吃零食/喝牛奶、喂奶方式、母亲文化程度是3-5岁儿童患龋和婴幼儿龋发生的危险因素,民族、主要的看护人员等与3-5岁儿童患龋也有明显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