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hBMP-2用于兔腰椎融合过程中相关因子的表达
【6h】

rhBMP-2用于兔腰椎融合过程中相关因子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多因子应用于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定量分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用于兔腰椎融合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关键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及肿瘤坏死因子a的基因表达水平,并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及肿瘤坏死因子a 在骨愈合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3组(自体骨组、复合骨组、异体骨组),三组兔腰5、6 椎体横突之间分别植入自体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异体骨复合骨及异体骨,术后7d,14d,21d,28d,35d,分别取三组腰5、6椎体横突间融合骨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及肿瘤坏死因子a的基因表达量。
   结果: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术后第7d,复合骨组的表达低于自体骨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复合骨组转化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于术后第14d 高于自体骨组(P<0.05)。术后21d,三组的表达量均达到峰值,且复合骨组(3.1163±0.1051)高于自体骨组(2.2349±0.2822)及异体骨组(1.3340±0.2795)(P<0.05)。术后28 d和35d,三组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量均开始降低,但复合骨组仍均高于自体骨组和异体骨组(P<0.05);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复合骨组胰岛素生长因子Ⅰ表达量在术后7d 时低于自体骨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增长速度高于自体骨组,并于术后21d 高于自体骨组(P<0.05)。术后28d,三组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的表达量均达到峰值,复合骨组表达量(4.2720±0.4293)高于自体骨组(2.6645±0.1702)和异体骨组(1.6034±0.1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d,复合骨组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的表达量有所下降,但仍均高于自体骨组和异体骨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amRNA的表达:术后7d,14d,21d 及28d,复合骨组肿瘤坏死因子a mRNA低于自体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复合骨组和异体骨组的表达量均低于异体骨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d,三组肿瘤坏死因子a的表达量均达到峰值,此时复合骨组(1.9714±0.2719)和自体骨组(2.6911±0.1299)肿瘤坏死因子a的表达量均低于异体骨组(3.4902±0.36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自体骨组合复合骨组之间仍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异体骨复合骨是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材料,其能缓慢,持续,稳定的释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转化生长因子β及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另一方面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干预也下调了肿瘤坏死因子a的表达,从而更好地发挥诱导成骨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