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石榴皮多酚抗肿瘤有效部位及其主要成分的胃肠道吸收特性研究
【6h】

新疆石榴皮多酚抗肿瘤有效部位及其主要成分的胃肠道吸收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研究方法与结果

1 实验材料

2 实验内容

2.1 安石榴苷、鞣花酸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2 外翻肠囊法研究石榴皮多酚中主要成分安石榴苷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2.3 石榴皮多酚精制物及其主要成分安石榴苷、鞣花酸的在体吸收研究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石榴多酚的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主要成分安石榴苷、鞣花酸的胃肠道吸收特征,初步探索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鞣花酸的胃肠吸收机制,以期为安石榴苷、鞣花酸的临床应用和制剂开发提供生物药剂学依据。
  方法:
  (1)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5和37℃时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表观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
  (2)首次建立了生物样品中石榴皮多酚精制物的主要成分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3)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考察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在不同肠段、不同浓度下、不同时间点的肠吸收特性;
  (4)采用大鼠胃原位灌注模型考察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鞣花酸的胃吸收情况,通过HPLC测定含量,并计算胃内药物吸收百分率;
  (5)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研究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鞣花酸肠吸收状况,通过HPLC测定含量,探讨不同浓度对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鞣花酸的吸收的影响,同时通过分肠段试验研究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两种主要成分的最佳吸收部位,初步分析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鞣花酸的在肠内的吸收机制。
  结果:
  (1)25℃时,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在pH=1.2-8.0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775.00±0.02~2789.00±0.01g·mL-1;1.01±0.01~8.14±0.02g·mL-1;相应条件下二者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gP分别为-3.07~-3.85;-2.22~-3.20;37℃时,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在pH=1.2-8.0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1006.00±0.00~2684.00±0.00g·mL-1;1.02±0.01~8.04±0.00g·mL-1,相应条件下二者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gP分别为-1.32~-3.81;-2.18~-2.44。
  (2)分别对该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和吸附作用进行考察,结果均符合实验要求。
  (3)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考察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肠道吸收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药液中安石榴苷浓度的上升,肠吸收速率常数(Ka)也随之增加;安石榴苷在各个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浓度时,吸收速率常数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高浓度时,空肠>结肠>回肠>十二指肠;各肠段累积吸收量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浓度时,安石榴苷在各肠段的累积吸收量分别为0.60±0.10,0.64±0.59,0.71±0.13,0.73±0.11μg·cm-2。
  (4)采用大鼠原位胃灌注模型对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鞣花酸的的胃内吸收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及安石榴苷单体在胃的每小时平均吸收百分率(%)分别为:低浓度时,11.68±5.15,11.80±1.24;高浓度时,11.82±2.41,13.02±4.22;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鞣花酸及鞣花酸单体在胃的每小时平均吸收百分率(%)分别为:低浓度时,11.96±2.18,8.23±1.20;高浓度时,7.51±1.71,5.74±1.43。
  (5)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对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鞣花酸的的肠道内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安石榴苷单体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安石榴苷单体和石榴皮精制物中的安石榴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是:低浓度时,3.82±0.01,2.47±0.01,2.58±0.00,1.08±0.00;8.58±0.01,6.13±0.02,8.07±0.01,5.19±0.02;高浓度时,3.14±0.00,3.57±0.02,1.77±0.00,2.30±0.00;7.69±0.01,6.62±0.00,6.30±0.001,6.05±0.01;安石榴苷单体和石榴皮精制物中的安石榴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系数分别是:低浓度时,1.33±0.00,1.23±0.00,1.12±0.00,0.89±0.00;3.82±0.01,2.47±0.01,2.58±0.00,1.08±0.00;高浓度时,0.80±0.00,0.87±0.00,0.74±0.00,0.69±0.00;3.14±0.00,3.57±0.00,1.77±0.00,2.30±0.00;鞣花酸单体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鞣花酸单体和石榴皮精制物中的鞣花酸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是:低浓度时,7.81±0.02,6.32±0.01,4.97±0.00,4.68±0.02;4.44±0.01,8.60±0.05,5.61±0.00,3.92±0.01;高浓度时,1.09±0.00,0.99±0.00,1.05±0.00,0.70±0.00;0.88±0.00,1.46±0.01,1.21±0.00,0.90±0.00;鞣花酸单体和石榴皮精制物中的鞣花酸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系数分别是:低浓度时,1.09±0.00,0.99±0.00,1.05±0.00,0.70±0.00;0.88±0.00,1.46±0.01,1.21±0.00,0.90±0.00;高浓度时,1.14±0.00,1.17±0.00,1.04±0.00,1.38±0.01;1.72±0.00,1.39±0.00,3.22±0.01,1.90±0.001。
  结论:
  (1)安石榴苷的平衡溶解度在酸性条件下,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其溶解度也基本随着增加,这可能与安石榴苷结构中存在的羧基有关;在pH=2.5-5.0之间,其溶解度升高、在pH=5.0-5.8之间降低,在pH=-5.8-7.8之间又升高,推测与安石榴苷的pKa值有关;在pH=1.2时,安石榴苷的溶解度明显低于其他pH下的溶解度,说明安石榴苷在胃内的溶解性不好,推测影响其在胃内的吸收。在pH=1.2-5.8范围,鞣花酸的溶解度随pH值得升高而增大,pH=6.8-8.0,其溶解度骤降,这可能与其结构中的邻二羟基产生的氢键有关;在pH值1.2-8.0的范围,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P值均小于-2,故二者都不易透过生物膜,推测二者在胃肠道的吸收不会很好;温度对二者的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几乎无影响。
  (2)本实验所建立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为大鼠胃肠道吸收研究提供定量检测方法。
  (3)安石榴苷单体、鞣花酸单体的在胃部都吸收较差,且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其它成分对安石榴苷、鞣花酸的的胃吸收基本无影响;安石榴苷、鞣花酸在大鼠肠道内均不存在特殊“吸收窗”,石榴皮多酚精制物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系数均高于单体,鞣花酸单体和多酚精制物中的鞣花酸的Ka和Papp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酚精制物中的成分可能对鞣花酸的吸收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安石榴苷单体与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安石榴苷的Ka和Pap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