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陆地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抗病与品质遗传效应的分析
【6h】

陆地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抗病与品质遗传效应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试验研究

全文讨论与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利用8个以陆地棉TM-1为遗传背景,海岛棉7124为供体的陆地棉染色体置换系为父本,以4个陆地棉13-1、1-57、新陆中36和FB20为母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在海南配制32个F1杂交组合。研究置换系、母本以及32个杂交组合的黄萎病抗性、荧光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筛选出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提高陆地棉抗病性和品质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黄萎病发病高峰期考察各材料的黄萎病发病情况并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采用荧光参数仪测定各荧光参数;吐絮期收获吐絮铃,考察单株铃数,测铃重,计算衣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测试纤维品质,测试指标包括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麦克隆值和伸长率。所得数据采用朱军的AD模型软件分析供试棉花置换系的遗传效应。
   【结果】本文主要结果如下:
   (1)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遗传方式基本一致,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加性效应。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病情指数几乎是完全受遗传因素决定的,环境对病情指数的遗传变异影响很小或者不显著。
   (2)在置换系组合的荧光参数显性效应分析中得出置换系CSSL35和CSSL100对棉花荧光参数的显性效应最大,可以在利用杂种优势选育优良品系中作为亲本加以利用。
   (3)产量性状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利用置换系对棉花品系进行品种改良,衣分、铃重早代选择可靠性比较高,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适合中高代选择。
   (4)纤维品质性状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但环境与基因的互作效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结论】通过遗传效应分析,黄萎病的抗性可以传递给后代,对这几个置换系的研究在育种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综合各性状参数的估计值来看,结果表明,CSSL35和CSSL100这两个置换系可以作为优良性状的种子在杂交育种中做进一步的利用和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郗忠玲;

  •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

  • 授予单位 石河子大学;
  • 学科 遗传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魏亦农;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棉;
  • 关键词

    陆地棉; 置换系; 抗病性; 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