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6h】

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研究材料

2.研究方法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二章 结果

1. 问卷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

3. 癌症患者PTSD的症状情况

4. 不同变量与癌症患者PTSD症状的关系

第三章 讨论

1.癌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情况资料

2.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

3.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心理社会因素

4.小结

5.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研究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附录

致谢

作 者 简 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特点,探讨影响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心理社会相关因素,为早期发现心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对198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全部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
  结果:
  1.癌症患者PTSD症状的平均程度属于中度,回避/麻木的程度最高,其次是再体验症状,癌症患者中PTSD症状的阳性率可达37.27%。
  2.①不同居住地被试PTSD症状有显著差异,农村显著高于城市(P<0.05);②不同癌症类型被试PTSD症状有显著差异,乳腺癌和子宫癌患者要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癌症(P<0.05);③不同患病时间被试PTSD症状有显著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有上升的趋势(P<0.05);④不同年龄被试PTSD症状有显著差异,年龄小的人群要显著高于年龄大的人群(P<0.05);⑤不同职业被试PTSD症状有显著差异,在岗人员要显著高于离退休人员(P<0.05)。
  3.①个性特征中神经质与PTSD症状总分、再体验、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呈显著正相关(P<0.01),精神质与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②消极应对与PTSD症状总分、再体验、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客观支持与PTSD症状总分、再体验、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呈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与PTSD症状总分及回避/麻木呈显著负相关(P<0.05)。
  4.全变量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消极应对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PTSD症状的总分变异的16.6%。
  结论:
  1.PTSD症状在癌症患者中存在并处于中度水平,其中回避/麻木的程度高于再体验及警觉性增高,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
  2.不同居住地、年龄、职业、癌症类型、患病时间等变量是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3.社会支持对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起缓冲作用,其中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体水平是重要的因素,能显著预测癌症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症状。
  4.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影响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其中神经质是易感因素,神经质个性特征越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越高;精神质个性特征越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越高。
  5.应对方式影响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越多,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越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