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分子诊断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6h】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分子诊断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 论

小 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综 述

展开▼

摘要

理论上术后辅助治疗对存在亚临床转移和微转移的患者应用价值,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客观指标来鉴别出这一易出现治疗失败的高危人群,导致术后治疗缺乏针对性.因此,如何及早探知临床未知微转移灶的存在与否,筛选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高危人群,并不失时机地、非盲目性地给予早于常规的抗转移治疗,是改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这也正是该研究的目的、意义所在.结论:常规病理检查可能漏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微小的淋巴结转移-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采用优化的以上皮组织特异性樗物CK19作为基因标志的RT-PCR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可以对患者进一步分类,筛选出其中的“高危人群”,及时地、非盲目性地给予抗转移早治疗.由于纵隔淋巴结微小转移的存在,至少对于临床I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采取新辅助化疗应是有益的、适合的.通过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微转移分子诊断的研究,证实了确实存在着“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初步结论支持对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对选择性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式及“前哨”淋巴结在肺癌外科应用的合理性判定有赖于肺癌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