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髋表面置换术后外周血金属离子浓度的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6h】

髋表面置换术后外周血金属离子浓度的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测定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ArthroplastyoftheHip,RSAH)后不同时间血清钴(Co)、铬(Cr)、钼(Mo)离子浓度水平,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
  材料与方法:本组RSAH患者29例37髋,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8岁;单侧21例,双侧8例。术前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12例16髋;股骨头坏死5例6髋;强直性脊柱炎5例7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4髋,骨性关节炎1例1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2髋,髋关节内陷症1例1髋。假体采用Wright公司的ConservePlus假体25髋,Depuy公司的ASR-TM3髋,施乐辉公司的Birminghamhipresurfacing(简称BHR)假体9髋。测定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5年。测定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ICP-MS)检测血清中Co、Cr、Mo离子的浓度水平,6例正常人血清金属离子浓度作为对照。临床疗效采用Harris评分,通过X线片及CT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股骨侧颈干角、假体柄干角。
  结果:正常人血清Co浓度0.63~0.79ng/mL,平均0.71ng/mL;Cr浓度0.62~0.86ng/mL,平均0.73ng/mL;Mo浓度0.74~0.91ng/mL,平均0.84ng/mL。作为三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基础参照值。Co离子浓度于术后1年到达顶峰,平均5.46±0.31ng/mL,较正常值高7.7倍(P<0.01),后缓慢下降,至术后4年较正常平均高5.6倍(4.01±0.06ng/mL)的情况下再次升高,术后5年高6.3倍(4.12±0.39ng/mL),接近术后2年(4.18±0.18ng/mL)水平。Cr离子浓度持续升高,于术后9个月到达顶峰,平均5.37±1.01ng/mL,为正常值7.5倍(P<0.01),后逐渐下降,术后5年平均1.00±0.04ng/mL,接近正常水平(P>0.05)。Mo离子浓度稍有起伏,总体为上升趋势,术后5年平均6.54±0.54ng/mL,为正常7.8倍(P<0.01)。非DDH患者髋臼假体外展角处于40°~45°,Co、Mo离子浓度明显低于外展角<40°及>45°时浓度(P=0.011),DDH患者髋臼外展角处于45°~50°时,Co离子平均浓度低于外展角<45°及>50°时的浓度(P=0.027)。所有患者前倾角处于15°~20°时Co、Cr、Mo离子浓度均明显低于<15°及>20°时的浓度(P=0.031)。股骨侧假体直径>48mm时,Co离子浓度平均较<48mm时的浓度低(P<0.05)。Co离子浓度与术后Harris评分呈负相关(P<0.05)。
  结论:血清中Co离子浓度于RSAH术后1年达到峰值,Cr离子浓度于术后9个月时最高,二者均在术后5年趋于平稳,与髋臼假体位置有密切关系,而与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假体颈干角、柄干角未见明显统计学关联;Mo离子浓度术后5年内呈持续升高趋势,与上述各因素短期内未发现明显相关。应用ICP-MS测定血清金属离子浓度误差率较小,可重复性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