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6h】

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人口资料

1.1.2 发病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整理与分析

1.2.2 计算方法

2.结果

2.1 2004~2013天津市河西区报告传染病病例数情况总体概况

2.2 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传染病死亡病例情况

2.3 传染病报告病例顺位及构成

2.4 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

2.4.1 报告病例数性别分布

2.4.2 报告病例数年龄分布

2.4.3 报告病例数职业分布

2.4.4 报告病例数地区分布

2.4.5 报告病例数随季节变化情况

2.5 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病例分布变化趋势

2.6 不同传播途经传染病中主要病种的趋势情况

2.6.1 肠道传染病

2.6.2 呼吸道传染病

2.6.3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2.6.4 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

3.讨论

3.1 资料分析

3.2 2004~2013年传染病总体流行趋势分析

3.3 重点传染病发病分析

3.3.1 细菌性痢疾

3.3.2 手足口病

3.3.3 肺结核

3.3.4 梅毒

3.3.5 乙型肝炎

3.3.6 流行性出血热

3.4 十年河西区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我国传染病现状及防治情况回顾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活动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一些已经控制得很好的传染病如结核病等死灰复燃,重新对人类构成危胁。另一方面,新的病原体和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disease,EID)不断出现,并且有些已经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2003年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暴发的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SARS)和最近几年国内发现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我国传染病发患者数居高不下,各种传染病反复流行,还面临着新发传染病的威胁,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纷纷出现,结核病、性病等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疾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河西区作为天津市的经济强区及文化强区,开放程度更高,与全国及世界各地交往也更密切,相关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也更严峻。
  本研究通过收集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13年接报的法定传染病患者情况,对天津市河西区10年法定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进行描述分析,为更好的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为政府制定有效的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将天津市河西区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下载,并采用Excel2003数据管理软件和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定基比、环比等,以及率、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卡方趋势性检验。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传染病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人群等三间分布的特点和流行趋势分析。
  结果:
  1.2004~2013年期间河西区传染病发病率波动幅度较大,传染病发病表现出大幅增长后逐渐下降趋势,10年发病率下降48.59%。病例总数和发病率呈整体下降趋势(x2趋势=6697.71,P<0.001),10年间传染病病例数同比下降37.79%。两个病例数高峰主要是2005年及2006年,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分别为8738例和11774例,发病率分别为1121.26/10万和1519.62/10万。发病率最低的年份为2013年,发病率为448.46/10万。
  10年来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与细菌性痢疾作为报告病例数的主要病种一直排在报告总数的前两位,肺结核也一直排在报告病例数的前五位。乙肝、淋病以及梅毒的病例报告数在报告病例总数中的构成比也一直很靠前。
  各年份男性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在20~5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期,其占总发病构成的比例为56.44%。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前三种职业分别为离退休人员、学生和公务人员及职员,三者占到了43.71%。报告病例数构成比最高的三个街道为尖山、珠海、柳林,其占到总数30.4%。
  2004~2013年传染病总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随季节变化性明显,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传染病发病率较低,夏季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其中以七月份发病率最高,为146.86/10万。
  2.2004~2013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16670例。10年来报告病例数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1667例;2005年报告数最高,为2368例;2013年报告数最低,为981例。10年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x2趋势=1190.46,P<0.001)。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303.86/10万。2013年发病率最低为106.89/10万。
  3.手足口病2008年报告数最低,为242例,自2008年病例数逐年上升,到2010年报告病例数最高,为891例,此后逐年下降,平均年报告病例数580例。6年间手足口病发病率变化呈抛物线(x2趋势=78.61,P<0.001),2008年发病率最低为30.91/10万,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102.34/10万,发病率随后逐年回落,2013年为58.84%。
  4.2004~2013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3401例。10年来报告病例数变化整体呈平稳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340例,2007年报告数最高,为416例,2004年报告数最低,为266例。10年来肺结核发病率呈相对波动下降趋势(x2趋势=22.85,P<0.001),在2013年达到最低,发病率为32.14/10万。
  5.2004~2013年共报告梅毒病例2583例。10年来报告病例数变化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258例,2009年报告数最高,为377例;2004年报告数最低,为100例。10年来梅毒发病率呈抛物线趋势(x2趋势=127.48,P<0.001),2004年发病率最低,为13.19/10万;在2009年达到最高峰,为47.64/10万。
  6.2004~2013年共报告乙肝病例2158例。10年来乙肝报告病例数变化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216例,2007年报告数最高,为378例;2013年报告数最低,为109例。10年来乙型肝炎发病率大幅下降趋势(x2趋势=479.57,P<0.001,有统计学意义),从2007年发病率达到最高,为47.99/10万,在2013年达到最低,为11.88/10万。
  7.2004~2013年共报告出血热病例46例。10年来报告病例数变化益线整体呈大幅下降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4例,2004年报告数最高,为22例,2007、2008及2012年报告数为0例。10年来出血热发病率大幅下降趋势(x2趋势=63.31,P<0.001,有统计学意义),从2004年发病率达到最高,为2.90/10万,而后发病率大幅下降。
  结论:
  1.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0年间传染病的死亡率呈波动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死亡病例主要是肺结核和艾滋病。
  肠道传染病的报告数构成比一直处于第一位,且呈高位持续态势,一直占传染病总数的70%以上。呼吸道传染病报告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与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报告数呈波动下降趋势。
  2.河西区发病人群年龄构成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尖山、珠海、柳林等街道报告病例数构成比最高;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前三种职业分别为离退休人员、学生和公务人员及职员。提示上述人群与地区是当前河西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
  3.建议今后国家政府加大支撑,多部门增强协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改变居民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防病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利于传染病的及时发现、诊断、规范治疗和疫情的早期控制。根据疾病的流行状况,调整免疫策略,推广对各类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