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肿瘤患者PICC致深静脉血栓相关因素及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6h】

肿瘤患者PICC致深静脉血栓相关因素及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相关因素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研究方法

1.1.5 分析对象

1.1.6 主要变量赋值

1.1.7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

1.2.2 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

1.2.3 肿瘤患者中肿瘤类型与PICC相关血栓形成发生率

1.2.4 肿瘤患者合并症与PICC相关血栓形成发生率

1.2.5 吸烟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影响

1.2.6 运动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影响

1.2.7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PICC相关血栓形成发生率

1.2.8 穿刺部位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影响

1.2.9 穿刺方法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影响

1.2.10 PICC管尖端位置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影响

1.2.11 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穿刺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状况

1.3.2 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

1.4 小结

二、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趋势及与PICC血栓前高危状态的关系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研究方法

2.1.5 分析对象

2.1.6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

2.2.2 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

2.2.3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PT的变化

1.2.4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APTT的变化

2.2.5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FIB的变化

2.2.6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TCT的变化

2.2.7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DD的变化

2.2.8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PLT数量的变化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PICC相关性血栓的最新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与静脉血栓前高危状态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分两部分,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012年天津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并初次使用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20例,患者PICC置管后持续观察10天,根据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标准,PICC置管后10天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进入观察组,无血栓栓塞的进入对照组。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并填写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多因素分析调查表,将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收集同期住院初次使用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6例,根据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标准,PICC置管后10天内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状态患者进入观察组,无血栓栓塞的进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在PICC置管后第1,4,7,10天抽取静脉血送检,测定患者的PT, APTT,TCT,FIB,DD,PLT。收集数据描述各组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指标的差别。
  结果:
  第一部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合并症类型(P<0.01),吸烟史(P<0.05),运动(P<0.05),手术治疗史(P<0.01),穿刺部位(P<0.05),穿刺方法(x2USG-NUSG=36.92,P<0.0001.x2USG-VC=11.43,P=0.0007.x2NUSG-VC=4.972,P=0.0258),导管尖端位置(x2V2/3-V1/3=8.246,P=0.0041.x2V2/3-VI=5.934,P=0.0149.x2V1/3-VI=29.94,P<0.0001)与静脉血栓栓塞有关。目前我们的研究不能认为患者年龄(P>0.05),性别(P>0.05)与静脉血栓栓塞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糖尿病合并症(OR=4.157,P=0.019),手术治疗史(OR=3.333,P=0.037),左臂穿刺(OR=2.896,P=0.047),非超声介导的PICC置管(OR=10.363,P<0.001)以及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下1/3处(OR=8.597,P<0.001)是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在第二部分我们发现,所有患者在置管后第1,4,7,10天,PT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第4,7,10天PT明显降低(P<0,01),且在各时间点持续下降(P<0,05, thrombus1 dvs.10d)。所有患者置管后在各时间点的APTT值均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瘤患者APTT在第4,7,10天明显下降(p<0,01),且在各时间点持续下降(P<0,05,thrombus1 dvs.10d)。所有患者置管后各时间点FIB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第4,7天TCT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第4,7天TCT值明显升高(P4<0.01,P7<0.05 thrombusvs.contral)。对照组患者置管后第4,7,10天超出正常参考范围,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第1,4,7,10天DD值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DD值在第1,4,7,10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1,4,10<0.01,P7<0.05,thrombus vs.contral)。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各时间点PLT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其中在第7天,观察组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第10天,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第一部分: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糖尿病合并症,手术治疗史,左臂穿刺,非超声介导的PICC置管以及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下1/3处是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当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充分评估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做好防范血栓栓塞的准备。
  第二部分研究结果提示,PICC置管后PT与APTT持续下降,DD维持在高水平波动高度提示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