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平视角下加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基于对天津市20所高校的调查
【6h】

公平视角下加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基于对天津市20所高校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研究方法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相关概念阐述

1.4.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4.2资助育人工作

1.4.3公平

1.4.4教育公平

二、调研样本分析

2.1样本特征描述

2.2样本统计分析

2.2.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状况

2.2.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工作开展情况

2.2.3学生接受资助情况

2.2.4学生接受资助心理情况和精神状态

2.2.5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情况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

3.1成效及成果

3.1.1各级高度重视,配套政策有效支持

3.1.2深化组织构建,队伍建设日臻完善

3.1.3助困渠道广开,资金来源保障充分

3.1.4关注就业问题,着眼学生切实利益

3.1.5强化育人职能,稳步推进素质提升

3.1.6结合高校特点,开展资助育人活动

3.2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公平性分析

3.2.1地域专业因素对资助育人公平性的影响

3.2.2认定程序因素对资助育人公平性的影响

3.2.3学业能力因素对资助育人公平性的影响

3.2.4心理压力因素对资助育人公平性的影响

四、公平视角下加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探讨

4.1明确工作内容,完善原则要求

4.1.1坚持资助起点的公平性

4.1.2坚持资助过程的公平性

4.1.3坚持资助结果的公平性

4.2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资助公平

4.2.1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4.2.2建立统一的困难生认定量化标准

4.2.3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4.2.4构建多元化资助育人体系

4.2.5建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4.2.6建立勤工助学中心

4.3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三全育人

4.3.1资助育人工作中坚持全员育人的公平性

4.3.2资助育人工作中坚持全程育人的公平性

4.3.3资助育人工作中坚持全方位育人的公平性

4.4强化育人工作,推进三项工程

4.4.1推进爱心教育工程建设

4.4.2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建设

4.4.3推进创新教育工程建设

4.5深化诚信教育,培养感恩意识

4.5.1设立两级谈心制度,开展感恩教育

4.5.2依托学生社团组织,推行感恩实践

4.5.3构建多方联系机制,培育感恩信念

4.5.4借助助学贷款工作,提升诚信意识

4.6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心理扶贫

4.6.1强化自强精神教育

4.6.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4.6.3强化人际沟通教育

4.6.4强化自尊自信教育

4.6.5强化人文素养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公平建设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资助工作体系趋于完善、机构逐步健全、队伍日益壮大、内涵高度深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正全面稳步推进。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深化改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经调研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在心理、交往、就业规划等方面出现问题,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巨大挑战。
  以上种种问题,说明仍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摆脱“结构性贫困”的状态,能力发展及素质拓展受到严重制约,这就说明了现行的高校资助制度在公平保障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
  本文分为四个章节。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思路及方法,并对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公平、及教育公平的基本定义。其次开展了样本调研分析,在天津市20所高校采集了2960份样本,分析样本特征及状态,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状况、困难生评定工作开展情况、学生接受资助状况、心理精神状态以及育人职能效果五个维度,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结合实际数据,归纳高校资助育人现状,既肯定了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成效及成果,也积极发掘出现阶段工作不可避免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站在公平视角的立场,本文针对问题现状,制定了六项对策方案,提出要明确工作内容、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育人工作、深化诚信教育、加强心理扶贫,将高效资助育人工作与教育公平建设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建设的和谐、有序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