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坐骨神经预处理后miR-25-3p促进大鼠脊髓后索损伤修复
【6h】

坐骨神经预处理后miR-25-3p促进大鼠脊髓后索损伤修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坐骨神经损伤预处理促进脊髓后索损伤修复

1.1 对象和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1.4小结

二、大鼠背根神经节microRNA表达谱分析

2.1对象和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2.4小结

三、miR-25-3p靶基因预测

3.1对象和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3.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脊髓损伤与MAPK信号通路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坐骨神经损伤预处理对脊髓后索损伤修复的影响,并运用microRNA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其可能发挥作用的机制,以期找到发挥这种作用的关键microRNA。
  方法:
  1.运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坐骨神经损伤预处理与不进行坐骨神经预处理大鼠脊髓后索损伤后21天的形态改变,及损伤局部NF200表达的差异。
  2.利用microarray3.0芯片对预处理组和损伤组在脊髓后索损伤造模后1d、7d、14d和28d坐骨神经对应的背根神经节中micro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所得到的数据,筛选出差异表达microRNA,然后运用PCR的方法对其表达改变进行验证。
  3.运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筛选出的microRNA的靶mRNA,并运用Western Blot和PCR的方法对该mRNA的含量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1.预处理组与损伤组相比,脊髓后索损伤造模后21天脊髓后索纤维束排列更加有序,白质纤维分布更为均匀。
  2.脊髓后索损伤造模后21天预处理组脊髓后索损伤部位 NF200染色面积更大,用Image-Pro Plus6.0软件处理并分析所得图像,测定NF200累积光密度值,发现预处理组其表达量明显比损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分析预处理组与损伤组microRNA表达谱发现预处理组miR-25-3p的表达在脊髓后索损伤后1d、7d和14d明显上调,在28d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对miR-25-3p的表达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预处理组在脊髓后索损伤后7d表达数值独立于损伤组和预处理组其他时间点。
  4.应用PCR方法对预处理组及损伤组miR-25-3p在脊髓后索损伤后1d、7d、14d、28d的表达进行验证,其结果与microarray芯片趋势表现出了良好的一致性。预处理组背根神经节中miR-25-3p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5.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对背根神经节中PTEN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预处理组PTEN蛋白表达在脊髓后索损伤后1d、7d、14d下调,在28d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损伤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改变。利用 PCR对PTEN mRNA进行检测发现预处理组和损伤组各时间点PTEN mRNA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坐骨神经损伤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脊髓后索损伤的修复。
  2.预处理组miR-25-3p的表达在脊髓后索损伤后1d、7d和14d明显上调,在28d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3. PTEN蛋白表达在预处理组脊髓后索损伤后1d、7d、14d下调。
  4. miR-25-3p是坐骨神经损伤预处理促进脊髓后索损伤修复的关键 microRNA之一,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TEN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