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对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
【6h】

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对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可实施手术治疗的疾病种类逐渐增多,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而全身麻醉实施过程中易致低血压的发生.在防治低血压的药物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应用逐渐增多,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静脉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对不同人群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一、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对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静脉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对中青年人群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 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例200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18~24kg/m2,心功能(NYHA)Ⅰ级,随机分为五组(n=40):对照生理盐水组(A组)、去氧肾上腺素0.5μg/kg组(B组)、去氧肾上腺素1.0μg/kg组(C组)、去氧肾上腺素1.5μg/kg组(D组)、去氧肾上腺素2.0μg/kg组(E组).全身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02mg/kg、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5μg/kg,间隔2分钟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实验溶液、顺阿曲库铵0.18mg/kg,A、B、C、D、E五组实验溶液分别为:生理盐水、去氧肾上腺素0.5μg/kg、去氧肾上腺素1.0μg/kg、去氧肾上腺素1.5μg/kg、去氧肾上腺素2.0μg/kg,均为2ml.记录麻醉诱导前(T0)、注射丙泊酚后1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时刻血压(BP)、心率(HR)及BIS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T1-T5时,五组患者血压均值E组>D组>C组>B组>A组,而心率均值E组0.05). 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静脉预注去氧肾上腺素1.5μg/kg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且对患者BIS值无影响. 二、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静脉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人群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 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例160例,年龄≥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18~24kg/m2,心功能(NYHA)Ⅰ级,随机分为四组(n=40):对照生理盐水组(A组)、去氧肾上腺素0.5μg/kg组(B组)、去氧肾上腺素1.0μg/kg组(C组)、去氧肾上腺素1.5μg/kg组(D组).全身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02mg/kg、咪达唑仑0.04mg/kg、舒芬太尼0.3μg/kg,间隔2分钟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实验溶液、顺阿曲库铵0.18mg/kg,A、B、C、D四组实验溶液分别为:生理盐水、去氧肾上腺素0.5μg/kg、去氧肾上腺素1.0μg/kg、去氧肾上腺素1.5μg/kg,均为2ml.记录麻醉诱导前(T0)、注射丙泊酚后1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时刻血压(BP)、心率(HR)及BIS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T1~T5时刻,四组患者血压均值D组>C组>B组>A组,而心率均值D组0.05). 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静脉预注去氧肾上腺素1.0μg/kg可使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且对BIS值无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