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拟社区中多形态网络课程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6h】

虚拟社区中多形态网络课程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标题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1 虚拟社区的研究现状

1.2.2 网络课程的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课程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人本主义

2.2 学习共同体

2.2.1 定义

2.2.2 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分析

2.2.3 本质特征

2.3 合作学习理论

2.3.1 定义

2.3.2 理论基础

2.4 社会性网络服务

2.4.1 来源

2.4.2 社会性网络服务基础理论一--六度空间理论

2.4.3 社会性网络服务基础理论二--150法则

2.4.4 社会性网络服务

第3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

3.1.1 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

3.1.2 MVC模式

3.2 整体设计

3.2.1 整体模块分析

3.3 各模块设计

3.3.1 虚拟社区主体模块设计

3.3.2 多形态网络课程生成模块

3.4 数据库的设计

3.4.1 数据表的设计

3.4.2 数据库关系图的设计

第4章 开发技术

4.1 JAVA

4.2 STRUTS2

4.3 IBATIS

4.4 EXTJS

4.5 JSP

4.6 TOMCAT

4.7 JSON

4.8 MySQL

第5章 系统开发

5.1 虚拟社区的开发

5.1.1“个人主页”功能模块的开发

5.1.2 个人资料模块的开发

5.1.3 个人动态模块的开发

5.1.4 留言模块的开发

5.1.5“好友”功能模块的开发

5.1.6“日志”功能模块的开发

5.1.7“分享”功能模块的开发

5.2 常规网络课程制作的开发

5.2.1 教师课程内容编辑部分

5.2.2 相关课程编辑部分

5.2.3 阅读帮助编辑部分

5.2.4 参考资料编辑部分

5.2.5 相关教材编辑部分

5.2.6 考试大纲编辑部分

5.2.7 学生用户总体界面

5.2.8 课程页面编辑

5.2.9 笔记(针对课程当前页面做笔记)

5.2.10 学习计划

5.3 便捷网络课程的开发

5.3.1 用户课程内容的编辑部分

5.3.2 课程讨论区部分

5.3.3 知识点大纲编辑

5.4 外部网络课程拉取和管理模块开发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结论与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令人担忧,绝大多数网络课程成了摆设,很少有人使用。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本系统主要包括多形态网络课程生成模块和虚拟社区模块。
   多形态网络课程生成模块共有三种形态:常规网络课程生成模块、外部网络课程管理模块和便捷网络课程生成模块。常规网络课程生成模块包括课程的编辑、课后习题、考试大纲、在线考试、学习支柱及笔记等。外部网络课程管理模块是对社区以外的网络课程管理。它可以把外部课程收集并分类,方便用户的查找和学习。便捷网络课程生成模块是可以方便快捷的生成简化版的网络课程。帮助用户把自己的资源或网站的资源快速的组织成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可能有的便捷网络课程做的比较受欢迎,学习者对课程需求的增加,要求该课程有更多的功能,这时就需要把它制作成一个功能比较全的常规网络课程,满足学习者更高的要求。
   虚拟社区中共同学习可以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它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时,大家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兴趣。这样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从而维持学习。
   本系统中的虚拟社区以社交为主,其主要功能是结交朋友和资源分享。这样的社区更有助于信息的传播。而多形态网络课程生成模块是把知识组织和结构化成网络课程的一种工具。在社区中用户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资源组织成一门网络课程并利用社交型社区的强传播性,提供给其他有着共同兴趣的用户学习。这样可以使有着相同兴趣的朋友一起学习网络课程,即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又推广了网络课程的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