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鲍元恺及其运用中国音乐元素创作的音乐
【6h】

鲍元恺及其运用中国音乐元素创作的音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鲍元恺与他的创作

1.1 生于书香门第

1.2 学习音乐之路

1.3 “中国风”吹遍世界

第二章 《炎黄风情》中的中西音乐元素分析

2.1 本土化主题

2.2 国际化表现

2.2.1 和声

2.2.2 对位

2.2.3 配器

2.3 中西融汇,和而不同

第三章 鲍元恺的音乐理念

3.1 十六字令

3.2 新作曲四大件

3.3 人写,写人,为人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鲍元恺,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坚持传承我国的传统民间音乐,创作了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1991),六部交响曲《纪念》(2004)、《台湾音画》(1996/2000/2006)、《京剧》(2006)、《厦门》(2008)、《禹王》2009、《燕赵》(2012),童声合唱套曲《四季》(1980)、《景颇童谣》(1981)等。其中《炎黄风情》以西方音乐的形式跨越了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背景,完美演绎了中国的传统民歌,引起了各地华人的深刻共鸣,吸引了东、西方乐坛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中国管弦乐作品中在国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作品。
  《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乐曲均选用了我国脍炙人口的民歌为音乐素材,与丰富多彩的管弦乐共同向听众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民间生活画卷。《炎黄风情》中,鲍元恺将原汁原味的民间歌曲与洋腔洋调的管弦乐队相结合,既禾动一音的保留了原来的民歌旋律,又利用自己高超的作曲技术充分表现了管弦乐队在声部组织和音响色彩方面的优势,赋予了传统民歌新的面貌和新的生命,使之雅俗共赏,世界流行。
  本文将通过搜集整理鲍元恺的生平经历、创作情况、音乐活动情况,对鲍元恺代表作《炎黄风情》中的中国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鲍元恺是如何让西方乐器说中国话,如何将中西音乐元素不失彼此但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