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交通信息化对我国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
【6h】

交通信息化对我国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研究范围的界定

1.4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交通信息化发展相关概念及研究

2.2 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基本理论研究

2.3 交通信息化与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内在关系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交通信息化内容维度及中介变量的确定

3.1 交通信息化发展内容维度分析与初步确定

3.2 交通信息化发展内容维度论证

3.3 中介变量分析确定

3.4小结

第四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概念模型的建立

4.1 交通信息化与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关系

4.2 交通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关系

4.3 社会信息化与居民出行行为的关系

4.4 社会信息化与交通信息化和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及概念模型的验证

5.1 研究设计

5.2 假设检验

5.3 中介效应的检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交通信息化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

6.2 交通信息化对社会信息化的影响

6.3 社会信息化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

6.4 社会信息化的中介作用

6.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产业革命浪潮波及到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都受到信息技术变革的影响,顺利进行了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技术变革的重要性,以信息技术变革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也愈加深入和迅速。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信息化发展也是势在必行。电子地图、手机打车软件、“车来了”候车公共微信账号等的研发,正是交通信息化的体现。它们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出行观念,改变着居民的出行行为。
  居民出行是交通行业主要的组成部分,制约和影响着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伴随着如今交通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深入,居民出行与交通信息化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如何处理好交通信息化和居民出行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交通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交通信息化对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影响机制研究缺乏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社会信息化的中介效应分析,建立了二者间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交通信息化与居民出行行为的内在关系及影响路径。
  本文最终将交通信息化分为交通信息化基础技术硬件设施、交通信息化应用系统和交通信息化管理协调辅助活动三个内容维度;将中介变量社会信息化划分为信息素养和信息资源两个维度。基于提出的研究假设模型,对天津市居民(558例)进行“交通信息化与公众出行”行为学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交通信息化基础技术硬件设施和交通信息化管理协调辅助活动对居民出行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交通信息化应用系统对居民出行行为有间接的影响作用;此外,信息素养和信息资源在交通信息化与居民出行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功能。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力度,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升级。同时,应注重城市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合理开发和丰富信息资源,提升交通管理协调等辅助活动的效用和质量,正确诱导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全面促进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