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临界CO萃取鹿茸中天然性激素的研究
【6h】

超临界CO萃取鹿茸中天然性激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鹿茸简介

1.1.1鹿茸的化学成分

1.1.2药理作用

1.2激素简介

1.2.1雌激素简介

1.2.2孕激素简介

1.2.3激素替代治疗

1.2.4激素的提取方法

1.2.5鹿茸中雌二醇的含量

1.3超临界萃取技术

1.3.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

1.3.2超临界CO2技术提取中药的几个影响因素

1.4传统提取方法

1.4.1溶剂提取法

1.4.2超声提取法

1.5放射免疫法简介

1.6动物多糖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1.6.1动物多糖的提取

1.6.2动物多糖的分离

1.6.3动物多糖的定量分析

1.7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原料和试剂

2.1.1原料

2.1.2试剂

2.2主要仪器

2.3实验方法

2.3.1超临界CO2萃取

2.3.2传统方法

2.4分析方法

2.4.1放射免疫法(RIA)

2.4.2 GC-MS法分析鉴定鹿茸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脂溶性成分

2.4.3薄层色谱法(TLC)鉴定鹿茸萃取物中磷脂的组成

2.4.4 HPLC法测定萃取物中对羟基苯甲醛和次黄嘌呤的含量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研究

3.1.1夹带剂浓度的影响

3.1.2夹带剂用量的影响

3.1.3萃取压力的影响

3.1.4萃取温度的影响

3.1.5动态加入夹带剂萃取工艺的研究

3.1.6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小结

3.2传统方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3.2.1提取溶剂的选择

3.2.2提取方法的选择

3.2.3热回流法时间的确定

3.3超临界CO2萃取与热回流方法的比较

3.4与文献报道的比较

3.5鹿茸萃取物中化学组成分析

3.5.1 GC-MS法分析萃取物中脂类物质组成

3.5.2萃取物中胆固醇的分析

3.5.3萃取物中磷脂组成的定性分析

3.5.4萃取物中对羟基苯甲醛和次黄嘌呤的分析

3.6鹿茸超临界CO2萃余物的综合利用

3.6.1鹿茸酸性多糖的提取

3.6.2鹿茸酸性多糖的分析

第四章 结论

4.1结论

4.2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鹿茸是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温肾壮阳、益精补血、强筋健骨等功效。鹿茸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所含的天然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可用于治疗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因此从鹿茸中提取分离出富含天然性激素的活性成分,对研制效果明确、安全性高的预防和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新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从鹿茸中提取雌二醇和孕酮的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雌二醇和孕酮的总提取率及其分别在萃取物中的含量为目标函数,对夹带剂浓度、夹带剂用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当用8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按其和鹿茸用量比为1(mL/g)进行静态添加时,浸膏总提取率可达1.56%,萃取物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分别为3.07ng/g,776.18ng/g;而当8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按15(mL/g)比例动态加入时,则浸膏总提取率可达3.88%,萃取物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分别为3.86ng/g,588.34ng/g。本文还对四种传统提取方法(热回流法、超声法、振荡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了考察,并与超临界CP2萃取技术进行了比较,发现以动态加入夹带剂的超临界CO2萃取具有一定优势。 本文同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萃取物中化学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放射免疫法检测了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GC-MS法分析了萃取物中脂类物质组成;邻苯二甲醛比色法分析了胆固醇含量:薄层色谱法(TLC)定性分析了磷脂成分;HPLC法分析了萃取物中对羟基苯甲醛和次黄嘌呤的含量。上述分析方法的建立为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控制提供了必要的应用基础数据。 另外,本文还采用热水浸提法、稀碱提取法、稀碱-酶解法对提取鹿茸超临界CO2萃余物中多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稀碱-酶解法是综合利用鹿茸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