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税收逃逸形成的机理与治理分析
【6h】

税收逃逸形成的机理与治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思路和内容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我国税收逃逸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

2.1税收逃逸规模的测算方法

2.2税收逃逸的总体规模

2.3具体税种的税收逃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4我国税收逃逸情况的特殊性

第三章我国税收逃逸行为形成分析及形成途径

3.1税收逃逸行为的形成分析

3.2税收制度与税收逃逸的形成

3.3税收管理与税收逃逸的形成

3.4税收环境与税收逃逸的形成

第四章我国税收逃逸的治理分析

4.1完善税收制度

4.2加强税收管理

4.3优化税收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唐代著名理财家杨炎曾指出,税收是国家的根本,“财赋者,邦国之大本,而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乱轻重系焉”。马克思也曾深刻地指出,“赋税,是喂养政府的母乳”,“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依法纳税与以逃税和避税为主体的税收流失是与生俱来的一对矛盾,现代税收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这使得逃避税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影响更为宽广。直到今天,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来自逃避税问题的威胁和困扰,逃避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共同问题。在我国,对逃避税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分散、浅显、较多对策性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特征,基本上还没有对逃避税问题展开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逃避税问题已变得非常严重,这形成了一个理论供给与实践需求的缺口,理论的缺乏限制了我国对逃避税问题的有效治理和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如何有效地防治逃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逃税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的今天,有关逃税及其逃税治理的问题不但为各国税政当局所关注,也愈已成为税收理论和实践所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本人从事税务代理实际工作多年,亲身经历了我国税收改革的部分历程,在税收逃逸行为的研究与防范分析上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分析论述了税收逃逸影响因素及形成分析,并进一步从行为学和社会学理论的角度,解释了税收逃逸行为的形成机理。根据上述税收逃逸的影响因素以及税收管理实践,指出了治理税收逃逸的相关政策选择。同时,研究了我国税收逃逸的现状和形成途径,并指出了我国税收逃逸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些特点,提出了治理税收逃逸的相关政策措施。 本文共四章,内容涵盖了税收逃逸的影响因素和税收逃逸行为形成的机理分析以及防范治理的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