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物源杀菌剂的复配及其微乳液的制备
【6h】

植物源杀菌剂的复配及其微乳液的制备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概况

2.2 微乳液的研究概况

2.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三章 植物源杀菌剂的复配及其杀菌性能的测试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香、大蒜和肉桂精油复配物的微乳液制备

4.1 前言

4.2 实验原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方精油微乳液的质量及稳定性评价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单一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会造成成本浪费,并且单一植物源杀菌剂的抗菌性较差,研究复配植物源杀菌剂不仅能有效利用现有植物资源、降低成本,还能扩大杀菌剂的广谱抗菌性,提高抑菌性能。本论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选取了抑菌性能较好的大蒜油、丁香油、肉桂油、生姜油、连翘油、苦参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选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采用水解酪蛋白琼脂稀释法测定各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各药物两两联合后的最低抑菌浓度,然后计算分级浓度抑菌指数(FIC),判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植物精油的抑菌性能明显强于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性能,并依次表现为大蒜≈肉桂>丁香>生姜>连翘>金银花>苦参>大黄。分别将植物精油和植物提取物进行复配,得到大蒜、丁香和肉桂三者复配表现为相加作用,最佳质量比为8:8:1,苦参、大黄和金银花三者复配表现为协同作用,最佳质量比为5:4:8。
  同时本论文以丁香油、大蒜油和肉桂油的复配液(质量比为8:8:1)作为油相,Tween80和OP-10为表面活性剂,甘油、正丁醇和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蒸馏水为水相来制备复方精油微乳液。通过分析拟三元相图中微乳液区域的大小和微乳液的粒径以及分散度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Km值(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温度、搅拌时间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从而得到微乳液的制备配方为:在室温条件下,以复方精油为油相、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甘油为助表面活性剂、蒸馏水为水相、Km=5:1、油相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8,此时制备的微乳液油相的增溶量最大,综合性能最好。
  微乳液的质量及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本文利用纳米粒度仪、精密pH计、旋转粘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其质量进行检测;通过离心、盐度测试、NaOH中和、低温和长期试验等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复方精油微乳液为澄清透明的液体,其平均粒径为13.4nm,pH值为5.70,丁香酚的平均含量为25.04mg/ml。盐离子存在下对微乳液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碱性、低温和长期贮存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效显著,符合微乳液的各种特性和对抑菌性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