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价格与需求研究——以天津为例
【6h】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价格与需求研究——以天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2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1 产品同质性与异质性假设

2.2理论与应用研究

2.3 药品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4 药品需求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疗保险药品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医保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3.3 医保药品价格理论模型

3.4 医保药品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医疗保险药品需求研究—基于需求函数模型

4.1 引言

4.2 医疗保险中医生双重委托-代理

4.3 医疗保险药品需求理论模型

4.4 医疗保险药品需求实证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医疗保险药品需求研究—基于BLP模型改进

5.1 引言

5.2 高血压治疗原则与高血压药品市场

5.3 医疗保险药品需求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创新与局限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阶段,中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需求弹性仍不明确。政府管制政策对药品价格作用大小、方向;管制下市场竞争对价格作用的大小、方向;药品自价格需求弹性与交叉价格需求弹性的大小、方向均需实证探索。本研究使用2008年-2010年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简称“天津医保数据库”),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价格研究部分,首先基于中国药品定价制度与政策,归纳价格形成过程,结合不同价格理论,构建均衡价格与Hedonic价格理论模型,利用天津医保数据库,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管制对于仿制药均达到了政策预期,仿制药竞争降低了其价格水平。然而,政府管制对原研药作用并不显著,治疗领域竞争降低了其价格水平。需求研究部分,在医生双重委托-代理,诱导需求与过度医疗的框架下,控制行为惯性与偏好,构建需求函数与 BLP模型。基于天津医保数据库中抗肿瘤、循环系统类和抗微生物类药物的传统需求动态面板模型结果显示,价格弹性由低到高依次是抗肿瘤类、抗微生物类、循环系统类。相同治疗领域下,仿制药价格弹性大于原研药价格弹性。基于天津医保数据库抗高血压药品的BLP模型的二阶最小二乘估计结果显示,对数价格模型更具优势,抗高血压药品价格需求弹性超过单位弹性,且此研究结果与动态面板模型比较一致。此外,药品交叉价格弹性几乎为零。 政策启示主要包括加速药品一致性评价,尽快完善中国药品市场;减少政策覆盖与摩擦,做好政策衔接;完善招标采购政策,促进药品市场竞争;促进不同产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竞争;调控价格时需考虑治疗领域与质量因素,进而控制药品费用;调机制干预医生处方行为偏好与习惯,进而控制药品费用。 本研究有以下几点创新:首先,将政府管制因素纳入价格影响因素研究之中,进一步完善了实证价格机制研究方向。第二,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并控制医生处方偏好与惯性,并从不同治疗领域和不同质量层次两个角度实证了药品需求价格弹性,在方法学上进一步完善。最后,探索采用 BLP方法在估计我国药品需求价格弹性中的应用,并对比不同价格形式对 BLP模型估计的影响,在方法学上提供了新的尝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