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
【6h】

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太原王氏溯源

一王氏溯源(姓氏、王氏、王氏郡望)

1姓与氏

2王氏姓族祖源

3王氏著名郡望

二先秦时期的太原王氏

1太原王氏始祖考

2先秦时期的太原王氏

三秦汉时期的太原王氏

本章结论

第二章:魏晋之际太原王氏居地三迁与北方宗支考

一魏晋时期太原王氏居地考

1由晋阳到河内野王

2由野王到洛阳

3由洛阳到建业

二太原王氏北方宗支考

1由墓志所反映的北方宗支世系

2太原王氏北方宗支居地考

三太原王氏北方宗支的婚姻

四太原王氏北方宗支的仕宦

1王沉的政治生涯

2王浚-一代枭雄的最后命运

3北朝时期王浚后人的仕宦

本章结论

第三章:魏晋时期太原王氏家族的兴衰

一魏晋时期太原王氏谱系考

二魏晋时期太原王氏的仕宦与政治

1曹魏时期王昶及族人的仕宦与政治

2西晋时期王浑及族人的仕宦与政治

3东晋时期王氏家族的仕宦与政治

4主相之争与王氏家难

三魏晋时期太原王氏的婚姻与社会

四太原王氏的家庭生活

五魏晋时期太原王氏的家族经济

本章结论

第四章:魏晋时期太原王氏的家学门风与宗教信仰

一王昶《诫子侄书》

二太原王氏的家学门风

1魏晋时期太原王氏的家学

2魏晋时期太原王氏的家族门风

三魏晋时期太原王氏家族的宗教信仰

本章结论

一南朝时期太原王氏后裔钩沉

二太原王氏的北迁

1王慧龙的身世

2王慧龙入秦归魏时间考

3太原王氏再次植根于北方的艰难历程

三北朝时期的太原王氏

1北朝时期太原王氏谱系考

2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及其家学门风

3“太原王氏”称谓的泛化

本章结论

附表:北朝以卜筮相术图谶晋身士人统计表

第六章隋唐时期太原王氏谱系考

一太原大房王氏谱系

二太原二房王氏谱系

三太原王氏失传谱系考

(一)太原第三\第四房谱系考

(二)王济后裔谱系钩沉

四太原王氏诸旁系家族谱系

(一)乌丸王氏家族

(二)文中子家族谱系考

本章结论

第七章隋唐时期太原王氏的家学门风

一“博达古今”与“学综经史”

二“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骑射”

三世秉诚烈,诗书传家;磊落词韵,铿锵风骨

第八章隋唐时期太原王氏与社会政治

一在科场竞逐中的王氏家族

二在政治生活与中央核心权力中的王氏家族

三王氏家族的婚姻缔结

结语对中古太原王氏家族千年变迁的理论思考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摘要

太原王氏家族,是中古时期著名的名门望族之一,她与整个中古时期相始终。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将对我们更加深切地了解中古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与学术价值。太原王氏溯源于先秦周灵王太子晋,秦末王离之后,长子王元避难迁于琅琊,后迁临沂,称为琅琊王氏;次子王威,居于太原,其后代子孙称为太原王氏。王莽时期,王霸被召,连聘不至,以遗民隐士载入史册;东汉末年,王柔、王泽名闻政坛;建安年间,太原王氏移居河内野王,曹魏之初,再迁洛阳。至王昶时,太原王氏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世家大族。在此后的七个多世纪中,王氏家族的发展虽多有起伏波折,但始终以冠冕相继、优美家学门风相承著称于世。 在具体的研究中,该文不仅对于太原王氏的祖源进行了具体追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且对太原王氏在魏晋时期的居地三迁进行了考证。对太原王氏王柔宗支谱系、永嘉之乱后太原王氏北方房支谱系与居地、王国宝后代子孙谱系、王济后裔谱系、隋唐时期太原王氏的第三\第四房谱系与文中子房支谱系等,均进行了具体考证与钩沉,填补了正史与唐宋时期姓氏书的空白。同时,考证、订正、增补了太原王氏魏晋时期的谱系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太原王氏大房、二房与乌丸王氏谱系。 研究中注重了对于太原王氏与中古社会政治、经济、婚姻、家庭生活、文化传承、家学门风、宗教信仰与社会风俗的研究。中古时期的世家大族之所以世代冠冕,占据国家政权要津,除了政治体制、任官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尚有家族文化传承、家学门风及人们的意识观念相关。在婚姻缔结方面,自魏晋时期已形成一个基本婚姻圈子,而此时的婚姻圈子则较为宽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家大族子女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除了门第相对、政治联姻、经济方面的因素之外,在某种意义上则更加看重婚姻对象的家族文化底蕴与婚姻对象个人的容貌与才能。至隋唐时期,其婚姻的圈子基本限定于崔、卢、李、郑、刘、张几大旧士族的范围之内。唐初统治者虽下令禁止“七姓十家”之间的相互婚姻,而这些旧士族却依然故我,恪守着自己在婚姻缔结方面的价值取向,甚至这些大族中的“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皆称禁婚家,益自贵”,天子不能禁。 李唐建国之初,对于山东士族采取了一种抑制政策,贞观年间官修《氏族志》将山东旧族崔氏列为第三等,而划分等第的标准则是“今日冠冕”之高下;至高宗时期重修《氏族志》,“各以品位叙之,凡九等,改为《姓氏录》,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缙绅耻焉,目为‘勋格’。”在此唐初统治者忽视了自魏晋以来名闻社会的大族之所以称之为名门望族的内在要素,即家族的家学文化底蕴与传承。科举制的实行,致使太原王氏在仕宦方面亦“沉晦三世”,但至武则天时代,王氏家族却亦以自身的文化优势,应科举,登高第,跻身于朝中,直至于晚唐,再次展示出太原王氏家族的昔日风采。虽然如此,这一风采只不过是中古时期世家大族的一道夕阳晚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