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分管到辅佐:中国副职问题研究
【6h】

从分管到辅佐:中国副职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选题及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范围

(四)基本假设和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二、国外副职设置模式的一般性分析

(一)国外副职设置的基本情况

1.副职设置的四种类型

2.副职承担的基本功能

(二)国外副职设置模式的优点

1.副职数量少,承担专项工作

2.管理层次少,避免“条块分割”

3.法律地位明确,权力运作规范

(三)基本判断

1.基本结论

2.结论分析

三、中国副职设置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分管型副职模式的结构特征

1.组织结构

2.权力运作结构

3.主要结论

(二)分管型副职承担的基本功能

1.基本功能

2.功能差异

(三)分管型副职模式形成的原因

1.前苏联的影响

2.各级政府“分工把口”的领导制度

3.各级党委的归口管理制度

4.政府决策领导体制

5.其他原因

(四)分管型副职模式的长处和弊端

1.分管型副职模式的长处

2.分管型副职模式的弊端

3.结论

四、副职设置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思路

(一)前提性的改革措施

1.转变观念

2.积极推行“大部制”

3.逐步限制“职责同构”模式

4.与政府机构改革同步、逐步到位

(二)技术性的改革措施

1.选择辅佐型副职模式

2.通过法律限制副职的数量

3.充分发挥各级党政代议机构的议事、决策和立法功能

4.增加专家助理职位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的党政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中,普遍都设有多个分管副职。这种模式从建国之后出现延续到今天,一直都非常稳定。但是,这种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副职数量不断膨胀,机构臃肿;组织内部出现权力重叠和权力分割的现象,行政效率低下;正副职之间冲突增加等。那么,如何科学地解释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且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呢?本文从比较研究入手,通过对其他国家副职设置情况的考察,分析两种副职模式之间的差异,力求找出中国存在现实问题的根源,并为中国的副职改革提供具体的思路。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和有关副职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章是国外副职设置模式的一般分析,我们概括为“辅佐型副职模式”。第三章是中国分管型副职设置模式的现状分析,结论是弊大于利,需要改革。第四章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中国副职设置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具体的改革对策。 总之,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分管型副职模式是导致现实中存在的副职过多、正副职之摩擦冲突和机构效率较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模式下,副职承担了大量的实体功能,并且成为了一个决策和管理的中间层,不仅影响效率,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副职设置经验的基础上,改革中国现存的分管型副职模式。改革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前提性的改革措施,比如纠正错误的观念、推行“大部制”、限制“职责同构”的模式等,这些改革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比如减少副职数量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限制、发挥党政代议机构的作用、增加专家助理等,这些措施可以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逐步实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