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位学院派女作家共性研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托尼·莫里森,汤婷婷
【6h】

三位学院派女作家共性研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托尼·莫里森,汤婷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lements: A Common Technique

1.1 Joyce Carol Oate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1.2 Toni Morriso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Influences

1.3Maxine Hong Kingston:Chinese Talk-stories and American Autobiography

Chapter Two Artist and the World: A Common Responsibility

2.1 Duty-bound Feeling to the Society

2.2 Joyce Carol Oates: The Dark Lady of American Letters

2.3 Toni Morrison: A Writer and Fighter

2.4 Maxine Hong Kinston: Spokesperson for Chinese-American

Chapter Three Love and Hope: A Common Message

3.1 Joyce Carol Oates: Hope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3.2 Toni Morrison: Saving the World with Love

3.3 Maxine Hong Kingston: A Woman Warrior with Pen

Chapter Four Women' Issue: A Common Concern

4.1 Joyce Carol Oates: Awakening women with violence

4.2 Toni Morrison: A New World for Black Women

4.3 Maxine Hong Kingston: Finding a Voice of Their Own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展开▼

摘要

美国学院派女作家的出现为文学界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同时她们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虽然,这些学院派女作家的特点并非简单几句话便可以概括,但是她们却有很多共同点使她们足以形成一个独特的流派。首先,学院派女作家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在学院或大学里工作。她们不仅熟知古典文化传统,还深谙现代文学技巧。第二,虽然大学校园是她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她们却从未忽略大学外的世界,并且毫不犹豫的扛起作为作家的职责。第三,尽管她们作品的内容各有不同,有时甚至涉及暴力和社会黑暗面,但是读者总会发现救赎和希望才是她们作品的真正主题。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这些女作家们的性别是永远不能被忽略的。虽然一些学院派女作家不想用女权主义的标签来局限自己的写作,但是她们对女性的关注是共同的。然而,很久以来,学院派女作家从没有作为一个群体而被关注,这并不是因为她们的数量没有多到足以形成一个独特的流派来吸引文学批评家的眼光,而是恰恰相反,因为学院派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数量如此庞大,涉猎如此之广以至于很难准确全面地列出期写作特点。所以这篇论文把学院派女作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对代表性的学院派女作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托尼·莫里森和汤婷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