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马克思与韦伯思想比较研究
【6h】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马克思与韦伯思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第一章 现代性批判:马克思与韦伯比较研究的问题域

第一节 马克思与韦伯比较研究的前提

1.1.1 马克思与韦伯之间的时代性相遇

1.1.2 马克思与韦伯比较研究何以可能?

第二节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

1.2.1 存在论基础与意识形态批判

1.2.2 “物化”的双重维度

小结

第二章 现代性批判的存在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现代性存在论基础的研究

2.1.1 对现代性存在论基础之前提的揭示

2.1.2 作为现代性批判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2.1.3 奠基在“对象性的活动”基础上的存在论

第二节 韦伯关于现代性存在论基础的研究

2.2.1 文化论与制度论的统一

2.2.2 现代性制度的考察

2.2.3 反对“经济决定论”

第三节 现代性存在论基础的同与异

2.3.1 对现代性问题的总体性看待

2.3.2 切入现代性的不同立足点与路径

第三章 现代性与意识形态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

3.1.1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3.1.2 拜物教意识批判

第二节 韦伯与意识形态批判

3.2.1 现代性文化的考察

3.2.2 合理化与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与韦伯意识形态批判的比较

3.3.1 意识形态是现代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3.2 意识形态的依附性与独立性

第四章 社会关系领域的“物化”与社会批判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

4.1.1 从“异化”到“物化”的逻辑进展

4.1.2 现代性社会关系批判

第二节 韦伯的社会批判理论

4.2.1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

4.2.2 合理化与社会批判理论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与韦伯社会批判理论的比较

4.3.1 批判精神与价值中立

4.3.2 理想国与悲观主义

第五章 生产过程领域的“物化”与技术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对生产-技术的追问

5.1.1 生产-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定位

5.1.2 马克思的生产-技术观:“审美-生命维持”

5.1.3 生产-技术是超越现代性的手段

5.1.4 生产-技术对人的损害

第二节 韦伯与技术批判理论的兴起

5.2.1 作为形式合理性的技术

5.2.2 韦伯与技术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与韦伯技术批判的比较

5.3.1 对技术的不同评价

5.3.2 技术在现代性批判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围绕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深入阐释了马克思与韦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比较。本文将现代性批判确立为马克思与韦伯思想共同的问题域,充分利用马克思与韦伯各个时期的主要著作来把握其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而不是依据某一时期的某种观点,或者是某一著作中的某一论断,力求实现_种总体性的比较研究,从而避免了以往研究的“零散”状态。本文认为,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包括存在论基础、意识形态批判、社会关系层面的“物化”、生产过程层面的“物化”,四大问题,马克思与韦伯的比较研究也由此来展开。马克思把现代性现象视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揭示出现代性的存在论基础。在他看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一般性原则,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对现代性的特殊说明。意识形态不过是现代性社会存在的“观念副本”,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意识形态本质的揭示表明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政治经济学批判则分析了现代拜物教意识的根源。马克思从社会关系本体论出发,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其“物化”批判主要围绕现代性社会关系批判展开,这一过程伴随着从“异化”到“物化”的逻辑转换,其理论内核表现为一种现代性的辩证法,这构成其现代性批判最深刻的哲学规定性。马克思不但肯定了技术在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更是把技术视为超越现代性的手段,但也意识到现代技术对人的损害,并试图通过生产一技术的内在超越来克服现代性的局限。本文提出,韦伯以文化论与制度论相统一的立场来考察现代性现象,在他那里,无论是现代社会生活的诸领域系统,还是物质生产因素和精神文化因素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存在决定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对现代性制度的考察,还是文化的考察,韦伯的现代性研究都贯穿着合理化这一思想主线,合理化是其分析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的基本维度,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矛盾构成其社会批判的基本架构·韦伯把现代技术的本质判定为一种形式合理性,虽然价值中立原则使他没有展开对现代技术的批判,但他对现代性后果的忧虑已经包含了技术批判的主要因素。马克思与韦伯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是理解现代社会理论的基础,也是理清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脉络的关键,更是我们深入反思现代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