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知识与社会的交互建构——知识社会学的解释社会学传统研究
【6h】

知识与社会的交互建构——知识社会学的解释社会学传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研究的困境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解释社会学的独特视角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1.4.1 知识社会学研究

1.4.2 解释社会学研究

1.4.3 解释社会学中的知识思想研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六节 难点与创新

第二章 意义与社会行动:韦伯的知识社会学思想

第一节 研究者的“理解”:行动的意义

第二节 共生:意义与社会行动的一致性

第三节 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宗教思想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基础

第四节 价值中立:社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第五节 看见“意义”:韦伯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

第三章 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中的知识社会学思想

第一节 情境知识:意义和自我的主观呈现

第二节 交互建构: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的关系

第三节 扎根理论:知识的经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共识真理:对知识社会学自反性的应对

第五节 行动视角:符号互动论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

第四章 日常知识与生活世界:现象学社会学中的知识社会学思想

第一节 生活世界与日常知识:主客一体的“社会”与“知识”

4.1.1 生活世界与现实

4.1.2 意义与意向性

第二节“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的双重关系

4.2.1 内在化:知识的社会建构

4.2.2 不同情境结构下的知识形成

4.2.3 外在化:主观知识的客观化

第三节 二阶建构:社会科学知识的社会关联与科学属性

第四节 描述取向:现象学社会学的经验研究

第五节 走进意识:现象学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

第五章 理性知识与社会实践:吉登斯的知识社会学思想

第一节 实践知识和话语知识:源于理性的知识

第二节 结构化:知识、行动与社会结构的交互渗透

第三节 自反:社会科学知识的社会生产与社会批判

5.3.1 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社会性

5.3.2 社会科学知识的批判功能

第四节 兼收并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相互补充

第五节 置身实践:结构化理论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

第六章 知识与社会的交互建构:解释社会学促成的争议弥合

第一节 从个体所有到社会共享:解释社会学中的“知识”界定

第二节 从单向决定到交互渗透:知识-社会关系

第三节 从统计到描述: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追求“客观”: 社会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和知识社会学的自反性

第五节 相依相长:知识社会学与哲学认识论的界限

第六节 也是贡献:解释社会学引发的更多思考

参考文献

著作类

论文类

后记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知识社会学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立以来,既没有间断其发展,也未成为社会学中的显学。一方面,知识既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元素,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表达形式,因而对知识的社会学研究同时关乎我们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科学的理解。另一方面,“知识”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外延,以及知识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使得知识社会学视角多元、思想纷繁、学派林立,难以形成共识。从学科史的角度看,知识社会学起源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此后的实践则以两种方式存在和发展:一种是显传统,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起点,经过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论和社会学批判,发展到当代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另一种是隐传统,分散于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和批判社会学的理论思想之中。本文认为,重建知识社会学的思想史不仅要注意到其显传统呈现出来的知识论脉络,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它植入社会学的发展和问题背景之中,格外关注其隐传统的实践。
   作为社会学的三大传统之一,解释社会学十分关注行动的意义,以及情境知识和日常知识的社会建构,对知识社会学有重要的贡献。从研究文献看,已有学者注意到解释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的内在关联,特别是米德、舒茨等人的知识社会学思想,但尚缺乏系统的阐释和深入的解析,鲜有对解释社会学知识理论的总体概述以及其中不同学派观点的比较分析。因此,本文旨在阅读解释社会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离析出解释社会学核心人物和流派各自思想中的知识思想,并试图将这些思想加以比较和关联,揭示这一知识思想传统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
   通过解读相关文献,本文提出知识社会学中存在分歧的四个核心问题,即“知识”和“社会”的界定、知识与社会关系的判断、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知识的相对性和知识社会学的自反性问题。依此线索,本文分别讨论了韦伯、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和吉登斯在这四个问题上的基本主张,从而呈现了他们的主要知识社会学思想:韦伯提出意义知识和社会行动具有一致性,现象学社会学探究了这种一致性的形成机制,符号互动论在知识与社会之间建立了交互建构的关系,而吉登斯将这种关系发展到相互渗透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社会实践的过程,将各学派从不同视角描述的知识特征关联起来,呈现社会行动和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将知识进行分类,勾画了社会结构、社会行动、微观个体持有的知识和社会共享知识之间的关系。
   本文认为,解释社会学通过阐释知识的社会形成机制,将微观个体所持有的知识同社会共享的具有客观性的知识在主观领域中关联起来,说明了知识的历史承继和不断更新的双重性质。与实证主义知识社会学以宏观的社会结构来说明社会共享知识的生产不同,解释社会学在宏观和微观、行动和知识之间建立了辩证的交互关系,这既是对传统知识社会学的知识范畴的拓展,又提出了关于知识与社会关系的全新理解。解释社会学形成的经验发生学研究进路,有助于呈现出知识和社会关系的过程面向,对于丰富和完善知识社会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解释社会学所主张的知识以社会背景为产生条件的理论逻辑和共识真理观,为解决知识相对性和知识社会学自反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研究也发现,解释社会学脉络下的知识社会学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各类知识之间的转化过程、认识转变与行动变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有待研究;关于知识的社会影响范围的研究需要同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交流合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