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方译论中译者地位的历史性回顾——从古罗马时期到十九世纪
【6h】

西方译论中译者地位的历史性回顾——从古罗马时期到十九世纪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y Research

Structure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in Ancient Rome

1.1 Translator as conqueror or orator

1.2 Early Bible Translation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in Middle Ages

2.1 Early Vernacular Translation

2.1.1 German Experience

2.1.2 British Experience

2.1.3 Experience in Other Countries

2.2 Word-for-Word vs. Sense-for-Sense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in the Renaissance

3.1 German Practice and Luther's Bible Translation

3.2 Vernacular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and Other Secular Literature in France

3.3 British Practice and King James' Bible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in the Modern Time—— from the 17th century to the 19th century

4.1 French Experience and the “Querelle des Anciens et des Modernes”

4.2 British Experience

4.3 German Experience

4.4 Women Translator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德国功能主义对译者地位的关注以及自翻译“文化转向”以来译者地位的凸显,中西方对译者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然而,作为译者研究的一种方式,对译者的地位的研究在中西方的翻译研究中却并不多见。纵观西方翻译史,译者的地位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从古罗马时期的征服者或辩论家到《圣经》翻译时的先知或灵魂引导者,再到民族语翻译时期各国语言和文学的改良者、文艺复兴文学翻译时期的画家或艺术家,译者在西方不同时期各种思潮的引导下表现出了不同的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翻译理论家对译者的逐渐的关注,他们对译者的工作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另外,从古罗马时期到现代,在西方翻译史上所出现的各种论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译者的地位的变化也从中也凸现出来。基于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及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本文将以译者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别下所担当的不同的角色为主线,兼谈各个时期人们对译者的期望和译者与作者的关系,以期望结合时代背景,揭示译者地位的变化及其中的缘由,为今后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