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美国金融危机研究
【6h】

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美国金融危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次贷危机的升级及其影响

1.1.2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和创新

1.3.1 本文的结构

1.3.2 本文的创新

第二章 金融危机的形态演变与理论变迁

第一节 金融危机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重大金融危机的历史回顾

2.2.1 1929-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

2.2.2 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危机

第三节 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四节 金融危机理论的变迁

2.4.1 凯恩斯前期的金融危机理论

2.4.2 凯恩斯时期的金融危机理论

2.4.3 凯恩斯后期的金融危机理论

2.4.4 当代金融危机理论

第三章 美国经济运行方式与核心经济

第一节 美国经济的特殊循环方式的产生机制与影响

3.1.1 美元特殊循环方式的产生机制

3.1.2 美元特殊循环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经济的运行方式

3.2.1 收入流的资本化

3.2.2 美国经济对货币收入和货币流量的依赖

3.2.3 美国的高消费模式

第三节 美国核心经济与核心需求的变化

3.3.1 美国的核心经济的演变

3.3.2 美国的核心需求

第四章 经济虚拟化下的美国金融危机

第一节 美国经济虚拟化下的次贷危机

4.1.1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

4.1.2 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债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导致金融杠杆过度化

4.2.1 美国经济虚拟化的起源——美元支柱的虚拟化

4.2.2 货币虚拟化导致美元外流不受任何约束,引发全球流动性膨胀

第三节 金融杠杆过度化导致金融危机

4.3.1 金融杠杆过度化

4.3.2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发生次贷危机的必然性

4.3.3 杠杆效应放大次贷危机

4.3.4 次贷危机拉开美国金融危机与美元危机的序幕

4.3.5 经济虚拟化下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四节 经济虚拟化下金融危机的根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

4.4.1 经济对货币收入及货币流量的依赖

4.4.2 经济杠杆化的风险

4.4.3 金融脆弱性蔓延到整个经济体系

第五章 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

第一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元危机

第二节 美元危机实质——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

第三节 美国经济的困境

5.3.1 美国政府无法替代市场激活其虚拟经济

5.3.2 美国经济困境的演变趋势

第六章 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干预

第一节 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干预措施

6.1.1 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直接救助

6.1.2 美联储对流动性管理进行大幅度调整

6.1.3 美国财政部的新财政政策

第二节 干预措施未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干预的困境

6.3.1 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干预的理论困境

6.3.2 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干预的现实困境

第七章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与中国的应对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7.1.1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外需的影响

7.1.2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7.2.1 中国的核心经济与核心需求

7.2.2 中国需要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于当今经济高度虚拟化的发展过程中,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金融危机呈现出新的特征,给政府干预经济提出了新的课题。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揭示经济虚拟化条件下金融危机的产生条件和演变路径,构建虚拟经济视角的金融危机形成理论。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认识今后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方向和发展趋势,定位中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干预措施。
  本文梳理了金融危机的演化及其理论变迁,立足于美国经济虚拟化的现实,指出了当代金融危机的内涵。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的非货币化使美国再也不用担心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黄金外流,这为美国大规模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敞开大门。在世界其他地区不断向美国提供实物商品和资源的同时,美国则不断向世界其他地区输出美元。经常项目逆差输出的美元在回流的时候,形成了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各种证券以及可以证券化的收入流的扩张,推动了美国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这其中对美国房地产抵押证券的需求又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业繁荣。美国逐渐形成了以货币收入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并依赖美元在国际上的购买力来维持其绝大部分消费。美国的核心经济由此转变为虚拟经济,美国的核心需求自然也就转变为对虚拟经济的需求。
  起源于次贷问题的金融危机,是美国经济虚拟化条件下金融杠杆过度运用的结果。在虚拟经济不断膨胀的过程中,金融杠杆的频繁和重复运用,将各种收入流资本化为巨大的金融资产。而美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使美国实体经济相对衰落。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实体经济的相对衰落,使两者的发展严重失衡,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强。作为金融链条中一个脆弱环节的次贷问题,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发生、蔓延和恶化的原因以后,本文对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干预措施进行了描述。从目前而言,美国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救助措施收效甚微,如美国的信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好转。而且,其中很多干预措施还违背了美国曾经极力推崇的市场经济核心价值观,遭遇很多困境,如选择救助对象、用国家信用来代替正在崩溃的银行信用、因不断降息而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危险。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核心经济是虚拟经济,要恢复美国经济首先要恢复虚拟经济,也就是恢复美国的股票、债券、期货、房地产的交易活动。但是,美国政府无法代替市场激活虚拟经济活动,因此美国政府现行的干预措施难以恢复其经济。而美国高额的财政赤字和美元汇率不断下跌的趋势正在不断侵蚀境外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可能引发美元危机。考虑到美元具有国际货币霸主的地位,美元危机必然引发国际货币体系危机。
  最后,本文分析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文章首先指出了中国对美国的高额外贸顺差,以及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高占比的现实。通过进一步分析指出,与美国截然不同,中国的核心经济是实体经济,政府在其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以政府主导的扩大内需的政策能够较快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会增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加速中国经济的强大,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本文主要有三个理论创新点。一是提出了核心经济的概念。核心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体中被作为重心的经济活动,一切其他经济活动则围绕它进行。美国的核心经济是以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及其租赁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中国的核心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二是提出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于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的观点。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实体经济相对衰落,金融脆弱性的增强最终导致危机爆发。三是论证了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干预效果有限的原因是政府无法代替市场去刺激虚拟经济活动。美国经济恢复的关键在于其能否恢复虚拟经济活动,而美国的救助相对于其庞大的虚拟经济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作用有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