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改制后的绩效管理研究
【6h】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改制后的绩效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也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实力,对于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青岛一建公司是具有国家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总承包施工业务。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青岛市建筑公司。2006年6月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目前,公司年实现国内外营业额约18亿元,年施工面积逾30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亿元,是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施工企业。
  回顾公司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青岛一建公司作为一家有着五十余年发展历史的老国有企业,改制前的青岛一建公司下属15个单位,有职工1200多人,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受历史、行业特点、管理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形势十分严峻,如富余人员较多,企业负担较重,经济效益水平低下,职工观念陈旧等等。在这诸多的因素中,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体制问题尤为突出,导致责任不明,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现象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实施以产权转换为核心的企业改制,建立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和残酷,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作者从企业实际出发,在国家和青岛市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勇于探索,大胆改革,积极实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06年6月,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国有资产全部退出,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实现改制后,如何在新的体制下实现快速发展,是否公司改制后必然会得到大的发展呢?在作了深入分析后,作者认为:企业改制是体制上的转变,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结合青岛一建公司实施现代公司制度改制前后两个时期,针对绩效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青岛一建公司改制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回顾了改制前的绩效管理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又综合运用实证研究、规范研究等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了在新的体制下,建立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具体的应对策略、实施方案及所取得的效果;并就在实施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重点措施。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理论,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分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概况了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包括绩效管理的概念、影响绩效的因素、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关系以及绩效管理的作用;第二章回顾了青岛一建公司改制前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改制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效益低下、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落后),并阐明了存在问题的症结;第三章阐述了青岛一建公司改制后的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从公司改制后的组织架构及绩效管理的整体思路、到具体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措施进行了概述、并对比了改制前后的绩效管理的效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进一步完善青岛一建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即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两权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以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建立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青岛一建公司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是对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的、一次深刻彻底的改革,通过改革,建立了具有现代企业特点的股份制公司。随后所实施的绩效管理,是建立在企业改制基础上,以组织战略为导向的基于目标管理(MBO)的绩效管理系统。改制3年来,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推动下,企业在市场占有率、营业额利润率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人力资源得到长足的壮大,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