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摘要
导论
一、学界研究现状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阿伦特转向研究马克思的缘由
第一节 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独特的社会生活经历
二、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阿伦特研究马克思的缘由
一、对极权主义、“麦卡锡主义”的反思
二、左翼势力的影响
三、时代的困境不能回避马克思
第二章 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根源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
一、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形成
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
一、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
二、对西方政治传统哲学范畴等级秩序的颠覆
第三节 马克思向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回归的倾向
一、向类似于无阶级、无国家、无劳作的社会状态回归的诉求
二、对希腊城邦理想状态的扬弃:共产主义
第三章 分析马克思的劳动观点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点与哲学传统的转向
一、产业革命的现实与马克思劳动观点的创立
二、阿伦特论马克思劳动观点对传统的挑战
三、马克思的劳动观实现了哲学传统的转向
第二节 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劳动观点的批评
一、夸大劳动的社会作用
二、分析劳动的必然性与人的本质的“悖论”
第三节 阿伦特的人的活动学说及其评价
一、阿伦特对劳动活动的“重新”定位
二、行动: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活动
三、阿伦特与马克思劳动观的分歧
四、未来社会的劳动:对阿伦特质疑的回应
第四章 评析马克思的暴力革命论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的“助产婆”作用的论述
一、马克思暴力革命思想的产生
二、对西方贬低暴力思想传统的挑战
第二节 阿伦特论马克思暴力革命思想的局限性
一、未超出柏拉图以来以制作来理解政治的传统
二、马克思暴力思想的矛盾
第三节 阿伦特主体交往合法性观点及其评论
一、言谈:政治主体交往合法性的工具
二、阿伦特对暴力革命论的批判的缺陷
第五章 反思马克思的自由观
第一节 马克思自由观的反传统性
一、建立在支配基础上的传统自由观
二、“支配他者的人不能获得自由”
第二节 阿伦特论“自由王国”是否可能
一、“无支配者”自由的困境
二、受必然性制约的人能否获得自由
第三节 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的确立
一、议事会制度:政治自由的理想模式
二、积极自由观
第四节 阿伦特与马克思自由观的比较
一、阿伦特与马克思自由观的相同之处
二、阿伦特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差异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