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OCVD-ZnO中间层对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6h】

MOCVD-ZnO中间层对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由于可以充分的吸收利用太阳光,比非晶硅基电池有更高的稳定效率,因而成为新一代低成本硅基薄膜电池。但是,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电流受非晶硅顶电池限制,若通过增加顶电池厚度的方法来增大电流,又会使电池的稳定性降低。将中间层应用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中,可以增大顶电池的光生电流,在不增加顶电池厚度的情况下实现顶、底电池电流匹配,从而提高叠层电池的稳定效率。本文将采用MOCVD法制备的ZnO应用于p-i-n/p-i-n型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中作为中间层,研究了ZnO中间层对叠层电池性能的影响。
   首先,研究了40~1500nm不同厚度的本征ZnO中间层对叠层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厚度的ZnO中间层的加入都能提高顶电池600~750nm波段的QE,但是对350~600nm波段QE的影响不同:ZnO厚度大于100nm时,该波段QE随厚度增大而大幅降低,并均低于不加中间层的顶电池QE;小于100nm时,加入ZnO中间层的顶电池QE均高于不加中间层的QE,而且随厚度增大QE有小幅度提高,并且对顶电池电流密度的提高都大于1mA/cm2。对于底电池的QE均随ZnO厚度增大而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叠层电池的Voc和FF随ZnO厚度增大而减小。其原因在于ZnO中间层厚度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的“V”形谷越深越明显,这导致了在ZnO中间层上生长的微晶硅底电池中出现裂缝和空洞,使材料结构变得疏松,底电池性能劣化,因此使得整个叠层电池的Voc和FF减小。而当ZnO厚度较小时,表面粗糙度小,相对更加“平坦”,对微晶硅的生长影响不大,不影响叠层电池Voc和FF。因此,考虑到中间层对叠层电池Voc和FF的影响以及对顶电池QE的提高、底电池QE不能有太大损失,ZnO中间层厚度在40~60nm为宜。
   其次,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选取了对叠层电池性能影响相差较大的三种厚度(40nm、100nm和500nm),研究了不同厚度下掺杂水平不同(B2H6流量为1-5sccm)的ZnO中间层对叠层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ZnO厚度不同时,不同掺杂水平ZnO中间层对顶电池在600~750nm波段的QE都有提高,但是对顶电池在350~600nm波段QE的影响是不同的:dZnO=40nm时,掺杂不产生影响;dZnO=100nm时,掺杂有害;dZnO=500nm时,掺杂有利。当ZnO厚度为100nm和500nm时,底电池QE随掺杂水平提高而降低;而ZnO厚度为40nm时,变化趋势相反。因此,在ZnO厚度较小时,应提高其掺杂水平来对底电池产生有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ZnO中间层较厚时,掺杂使叠层电池的Voc减小、FF增大;较薄时,掺杂对叠层电池Voc和FF没有影响。因此,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在实验范围内选取B2H6流量5sccm掺杂水平的ZnO中间层以提高叠层电池性能。
   再次,选择40nm厚度、B2H6流量为5sccm的B掺杂ZnO中间层应用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中,优化了微晶硅底电池p层的晶化率,减小了底电池i层孵化层厚度,使底电池光吸收增强。然后通过沉积背反射电极的方法,使叠层电池的电流达到匹配。在顶、底电池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中间层使叠层电池顶电池电流密度Jsctop提高为11.18mA/cm2,提高了12.9%;优化后的底电池电流密度Jscbot为11.10mA/cm2。最后,在AM1.5、100mW/cm2的标准光强下测得的叠层电池效率为11.19%(Voc=1.29V,Jsc=12.57mA/cm2,FF=0.6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