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东北盆周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城镇化与城乡统筹过程可持续性研究
【6h】

川东北盆周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城镇化与城乡统筹过程可持续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2 盆周山地与生态文明建设

1.1.3 川东北与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层次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1.4.1 城镇化概念与研究内容限定

1.4.2 城乡统筹概念与研究内容限定

1.4.3 人居环境概念及其研究内容限定

1.4.4 盆周山地概念及其研究范围限定

1.4.5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研究内容限定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1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1.5.2 区域发展研究现状

1.5.3 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研究

1.5.4 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 川东北盆周山地区域发展

2.1 川东北盆周山地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区位和人口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区域发展背景

2.2.1 区域发展政策-十八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2.2 区域发展机遇-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2.3 区域发展优势-川陕渝省际边缘的“西三角”中心

2.3 区域物质环境建设

2.3.1 自然环境

2.3.2 人工环境

2.4 区域非物质环境发展

2.4.1 社会发展

2.4.2 经济发展

2.4.3 文化发展

2.5 区域发展策略

2.5.1 全域开放:中心开放、沿路开放、省际开放

2.5.2 全国:走廊联动、挺起脊柱

2.5.3 秦巴山片区:构建示范、体现地位

2.5.4 两大经济区、西部三大中心城市:加速对接、加快融入

3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镇化与城镇发展

3.1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镇化战略

3.1.1 城镇化战略的理论观点

3.1.2 国家关于城镇化战略演变历程

3.2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镇化发展

3.2.1 国外城镇化模式与规律

3.2.2 川东北盆周山地区域城镇化现状及进程

3.2.3 川东北盆周山地区域城镇化特征

3.2.4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镇化模式借鉴

3.2.5 川东北盆周山地区域城镇化路径

3.3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镇发展战略

3.3.1 城镇软实力提升战略

3.3.2 中心极化战略

3.3.3 多极核支撑战略

3.3.4 交通先导战略

3.3.5 快速城镇化推进战略

3.4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镇发展

3.4.1 区域人居环境空间结构及典型城镇扩张分析

3.4.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4.3 道路交通条件

3.4.4 市政基础设施

3.5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镇发展模式总结

3.5.1 农业产业化型

3.5.2 工业带动型

3.5.3 交通枢纽型

3.5.4 区域中心型

3.5.5 旅游服务型

3.5.6 历史文化名镇

4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乡统筹发展

4.1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意义

4.1.1 解决三农问题

4.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1.3 推进扶贫连片开发

4.2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研究

4.2.1 珠三角“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

4.2.2 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

4.2.3 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发展模式

4.2.4 苏南以“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发展模式

4.3 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发展

4.3.1 统筹城乡规划

4.3.2 统筹城乡建设

4.4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4.4.1 统筹产业体系

4.4.2 统筹产业城乡空间布局

4.5 城乡管理制度统筹发展

4.5.1 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4.5.2 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

4.6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

4.6.1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

4.6.2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与标准

4.6.3 创新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各项公服设施均衡发展

4.7 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互动,促进区域发展

4.7.1 城镇化建设是区域统筹城乡的有效动力

4.7.2 城乡统筹有利于盆周山地的可持续城镇化

4.7.3 川东北盆周山地城镇化和城乡统筹过程中人居环境演变

5 川东北盆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5.1 区域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5.1.1 水资源保护

5.1.2 土地资源集中高效利用

5.1.3 打造森林城市

5.2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5.2.1 旧城更新与新区拓展相结合

5.2.2 改善居住条件

5.2.3 建设绿色交通

5.2.4 走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3 全域统筹,促进可持续发展

5.3.1 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5.3.2 统筹经济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5.3.3 统筹人与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插图目录

附录2:表格目录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主要项目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城乡统筹试点的推进,以及成渝、经济区的崛起、西三角经济圈的提出和秦巴山扶贫开发的有力带动,川东北盆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川东北盆周山地所呈现出城镇化和工业化“双低”、城乡差距扩大的特征和人地矛盾的紧张,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对川东北盆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对该区域人居环境发展做一次实例研究。
  在综合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盆周山地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特性以及该区域人居环境发展起步晚、质量低等实际特征,决定了其自身发展不能照搬其他区域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对全域、城市、乡镇、村庄四个层次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以区域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抓手,分析城镇化现状特征和城乡统筹的成效及必要。提出适宜该区域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和路径,倡导引领全域发展的城乡统筹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最终实现全域城乡建设、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