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精神生态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悲剧命运
【6h】

从精神生态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悲剧命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Spiritual Ecology Crislis Among Benjy’s Family

1.1 Spiritual Ecology in the Broad Senses

1.2 Parents’ Spiritual Ecology Deformity

1.3 Brothers’ and Sister’s Spiritual Ecology Deformity

Chapter Two Benjy’s Spiritual Ecology Crisis

2.1 Benjy’s Survival Dilemma

2.2 Benjy’s Faith Dilemma

2.3 Benjy’s Love Dilemma

Chapter Three Reasons for Benjy’s Spiritual Ecology Crisis

3.1 Socially Marginalized Benjy

3.1.1 Other People’s Influence on Benjy

3.1.2 Social Customs’ Influence on Benjy

3.2 Family Marginalized Benjy

3.2.1 Deformity of Maternal and Paternal love

3.2.2 Brothers’ and Sister’s Alienation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s

Bibliography

The Author’s Recent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Involved

展开▼

摘要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众多成功作品中第一部成熟作品,也是其众多作品中受到评论界关注最多的作品。该小说以康普生家的四个子女为中心,讲述了关于这个家族的没落以及各个家庭成员的悲惨境遇,并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作者运用意识流手法深刻而全面得探索和剖析了美国旧南方解体的基本根源并展现了南方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和呈现处在历史性变革中的南方社会。福克纳不断的强调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和社会领域,也发生在精神领域。自然的报复带来的生存压力,社会的压迫导致的信仰困境,精神的混乱制造的爱的缺失等都是精神生态危机的各种表现。
  本文拟从精神生态的角度剖析作品,并探讨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反作用于人类精神生态时所产生的恶性循环。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从精神生态理论再现班吉家人的精神生态状态,阐述精神生态危机的广泛意义。第三部分分别从自然环境的恶化所造成的生存困境,社会环境改变和家庭环境变迁带来的信仰困境以及班吉本身缺乏爱与被爱的能力所造成的爱的困境这三方面入手剖析班吉的精神生态危机表现出的几个方面。第四部分从社会与家庭层面探讨班吉的悲剧成因,具体分析引起班吉精神生态危机的社会缘由和家庭缘由。第五部分为结语,该部分指出班吉的精神生态畸形象征着一个群体的精神生态畸形,班吉的悲剧象征着一个群体的悲剧和美国南方人的悲惨生活境遇;并指出社会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会引起人类精神世界的污染,被污染的精神生态又反作用于前两者,导致更严重的恶性循环。由此可知,精神生态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的困乏精神,因此,人类在关注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态危机。通过对精神生态系统的有效运作,人类能够减轻各种精神污染,重建和谐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自身精神的平衡和稳定运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